文昌名源于星宿文昌星。其位于三垣中的紫薇垣,由六颗星宿组成。文昌六星按照古代官员体系分别命名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六种神职。自周朝开始,以礼列入祀典。
自《史记》记载文昌星之后,道家将文昌与梓潼帝君结合创造了文昌帝君神衹,并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后,受到学子和官员的膜拜。历经数代更迭,文人学子在科考前祭祀文昌帝君,以求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如今,在很多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都能找到文昌阁、文昌庙及文昌塔。这些带着文化符号的历史古迹不仅代表着古代人们对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更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