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上映,不少观众直呼“看不懂”,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5500万的投入只获得1700万的票房。
投资失败的杨受成非但没有气馁,反倒表示要把姜文的工作室买下来,继续支持他拍电影。
姜文婉拒杨受成的好意。他憋足了劲儿要拍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起码让人家把钱赚回去呗!
周润发、葛优和姜文三巨头联袂、1.3个亿的投资,比姜文此前任何一部电影都高,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可在拍片时,姜文依旧秉持艺术第一、金钱第二,对每一个细节不惜成本地精雕细琢,甚至为此放弃了几千万的广告植入。
电影里有部重头戏: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摆了一桌鸿门宴,邀请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和葛优饰演的汤师爷前去赴宴。
姜文铆足了劲儿,要把这场最重要的戏拍成最出彩的戏。
有3家白酒厂找到姜文,希望在这场重头戏里植入广告,开价高达几千万,姜文也有些眼馋。
但导演的直觉告诉他:这笔钱不能挣,因为三巨头飙戏渐入佳境,观众也看得正入迷,如果突然出现白酒广告,会破坏连贯性,观众很容易跳戏。
他果断拒绝白酒广告植入,也放弃了数千万的收入。
电影上映后,收获6.37亿的票房,打破了当年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
现在看那场3巨头聚首的戏,白酒瓶上没有标签,观众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3个老戏骨的精彩表演上,姜文获得的回报远比舍弃的几千万钞票多得多。
这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在庆功宴会上,杨受成当众要给姜文发红包。
没想到姜文不仅婉拒,还包了800万的红包反赠给杨受成。
姜文的大气、豁达,深深震撼了杨受成,从此他的美名广泛流传,香港同行都尊称他“姜爷”。
姜文有着非常清醒的金钱观:“钱对我来说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吃饱喝足我有个够。我觉得我很有钱,我一直觉得我是最有钱的,这就够了!比尔·盖茨比我有钱,但对我有什么用呢?我没有看不起钱,但我永远鄙视钱!”
姜文觉得自己“很有钱”,但他老妈觉得自己这个拍电影的儿子“很没钱”。
姜文不解:“妈,我不缺钱啊?这钱您留着自己花吧。”
母亲却说:“你拍这么少电影,也没有个正式工作,这钱拿着吧!”
姜文哭笑不得,为让老人家开心,收下了母亲的红包。
《让子弹飞》里有两句经典台词。
第一句是:“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第二句是:“我想站着,还把钱赚了!”
这就是姜文的金钱观,用一句老话概括,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姜文在生活上很抠门,但在拍电影上却很大方。
肉昏迷——姜文这样形容吃足喝足时的感受。他的电影节奏快、内容密集而饱满。
用他自己的话说,拍电影就像请观众吃饭,一定要上最好的肉菜、硬菜。如果总盯着菜的价格,就没意思了:
“一顿饭能贵到哪儿去?一场电影能贵到哪儿去?观众高兴最重要!”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姜文拍电影的状态,那就是:别管钱,只管“讲究 ”。
姜文拍电影,确实讲究: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光是拍白云一天就拍了三四千尺的底片!最终,这部电影超支了一倍。
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时,服装细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胸罩肩带的样式。
姜文是个很抠门儿的人,喝茶喝到没有色儿,没有茶叶的话喝白水也行,穿衣也不讲究:
“我不愿意耽误这工夫,这不是我追求的事儿!”
他清楚地知道他的工夫是用来追求什么、讲究什么的!
他永远记得:自己拍电影是为了请观众吃饭、让观众高兴,绝不能对付,必须讲究!
与姜文相比,李安也是个讲究人儿:李安年近40时,偶尔帮人家拍片子、看看器材、给剪辑师帮点小忙、当剧务,但是都不太灵光。
他只好去做苦力:拿沙袋、扛东西等等。
就连他太太都直言不讳:“他不拍片就像个死人!”
但是在拍摄电影时,李安就像换了个人:魂回来了。
工作人员觉得他很有主见、蛮坚强的、然后很专注。
李安的专注在于,他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就以我现在做的成绩来讲,我就是再拍烂片、再拍10年还有人找我拍,可是我会担心拍东西又没有意思、没有挑战,那我的斗志就没有了。
没有新鲜感,或者没有想象力,或者拍累了,有一种病态的心理,我就不想把病态传染给别人,我觉得我的身心要健康,想象力要丰富,人还要有活力。
明天我不晓得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完全没有准备,我没有嗜好、没有生活,没有任何其他能力。
钱我不必担心,这辈子只要没有人把我银行卡抢掉,基本是我不必担心生活,可是我不能为了这个事情去拍片”。
能够抵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
雄鹰凭借的是傲人、给力的翅膀,而蜗牛的成功则源于自己的专注与坚持。
李安的大器晚成,正是蜗牛版的成功:瞄准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行,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挚爱的电影上,虽然很慢,却很稳,一点点接近目标、直至成功。
曾国藩说过:“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做人做事讲究的人,往往都很厉害厉害。这世界诱惑太多。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难免有些人、事扰乱你的心神、诱惑你的追求。
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心无旁骛朝着目标前进的人,才能成就非凡的梦想。
李小龙曾说:我不怕练一万种招式的人,只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人!
讲究一些,长期专注于一件事情,拒绝各种诱惑,看上去似乎效率很低、很笨,人生也不够精彩。
做个讲究人,保持专注,你才会越来越专业;足够专注,这个世界才会为你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