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双宋记:这场复仇,谁赢了?

频道:犯罪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没有什么比复仇更能展示人性的了。

近日最具话题性的两部韩剧,都是“复仇”主题。《财阀家的小儿子》是社畜重生为财阀少爷,开展逆袭;而《黑暗荣耀》则是校园暴力受害者用18年布局,围猎加害者。

形成互文的是,戏外还有一场更受关注的“复仇”大戏。题材相似,档期撞车,两部剧的主演宋仲基、宋慧乔,再一次被进行全方位比较:从收视热度、演技、乃至于颜值,大众都期待离婚三年的“双宋”分出胜负来。

论班底,都是顶流配置,旗鼓相当。《财阀家的小儿子》本身改编自韩国本土高人气小说,导演郑大允曾执导过《W-两个世界》,编剧金泰姬也写了令宋仲基崭露头角的《成均馆绯闻》。而《黑暗荣耀》作为不差钱的网飞出品,配置了《秘密森林》的导演安吉镐,《太阳的后裔》及《鬼怪》的编剧金恩淑。

论收视,成绩都足以称雄。《财阀家的小儿子》结局冲到了26.9%,在韩国有线台历史收视榜里排第二。而《黑暗荣耀》的排名冲到了网飞全球榜第五,仅13天就累计观看时间超过1亿小时。

但两者获得的风评截然不同。在韩国网站D.Inside“以最糟糕结局留下印象的电视剧”评选中,《财阀家的小儿子》排名第一。在豆瓣评分也经历了大跳水,从开播时的8.5跌到了7.2。而《黑暗荣耀》第一季其实都在为复仇做铺垫,却未被批评“拖戏”,豆瓣评分从8.7上升到了8.9。

具体到双宋本人的比拼,相较于宋仲基的“装嫩”演技被普遍质疑,宋慧乔贡献的突破性演出有目共睹。离婚时的出轨疑云,事业进入衰退期的传言,和小鲜肉传绯闻的争议被一扫而空,放在互联网语境中,成就了“钮钴禄·慧乔”。

《财阀家的小儿子》原著就是经典爽文,改编也成功延续了这一点。一开场,几个细节勾勒了宋仲基饰演的尹炫优的“人下人”生活:被老板娘叫过去修马桶然后甩钞票;被太子爷把脑门砸得头破血流还要进忠言;洗澡时都要隔着防水包装袋接电话。但,真实到此为止。

尹室长被杀后,很快发现自己重生为顺洋集团(影射三星)的第三代“陈导俊”,凭借着对未来历史的了解,在90年代成功开启了逆袭之路。提前购买首尔未来的开发区,投资《泰坦尼克》、《小鬼当家》,收购亚马逊的原始股……其桥段之陈旧与浮夸,让人疑心编剧在中国的起点、晋江都拥有包年账号,很可能还看过流传极广的“歪嘴龙王”赘婿系列。

更致命的是,结局将一切归为“一场梦境”。无论作为“陈导俊”争取继承人之位的奋斗,还是作为“尹炫优”重启绝望人生的希望,都在这一刻被化为乌有。

《财阀家的小儿子》的高收视,在于它吃到了“重生题材”的红利,将个体命运与韩国重大历史进程相勾连:卢泰愚当选总统、韩国半导体业的超车、98年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都唤起了韩国民众的群体记忆,提供了充分代入感。

而最后的高开低走,则是无视于人性的深渊。不对政商深度利益捆绑的形成做任何新探讨,把一切罪恶仅归结于有钱人个人的品行,让平民的反抗也流于无用的忏悔和虚无。

《财阀家的小儿子》所呈现的人性始终让人质疑其真实度,就如一颗伪造的琥珀:外观凝结着千万年时间的厚重蜜色,仔细一看封存的却是昨天刚刚诞生的蚊子。

而《黑暗荣耀》所做的,与之相反,是带领观众去重新打量那些被忽视已久的人性。

两部剧的第一集都在展示被害者的屈辱,交代复仇的动因,《黑暗荣耀》的笔触明显更精确与震撼。被卷发棒烫到全身溃烂发痒的少女“文东恩”,无声地脱去衣服躺在雪地里,只有深入肺腑的寒意才能平息她被焚烧殆尽的生活。这无声而孤独的一幕,值得被记载在这类题材的碑刻上。

同样,真正令《黑暗荣耀》避免了陷入廉价爽剧的,也是“文东恩”身上这种挥之不去的孤独与软弱。

一方面,当文东恩直视加害者,宣布“今天开始我的梦想就是你”,复仇来得如此势在必得。用心理战术逼死了殴打自己的老师、让欺负自己的主谋惶惶不可终日,这个女人露出的笑容既疯狂又冷静,让人期待她下一子的落处。

但另一方面,她又刻意将自己困在枯槁的深井中。同样要复仇的大婶,会说出“什么破晚霞,还美成这样”,文东恩却“从此不敢看晚霞”。她拒绝被逗笑,拒绝被爱慕,拒绝任何能让自己感觉温暖和美好的人与事,让人意识到——并非所有复仇者都有一颗钢铁之心,冲向目标再不回头。她们一样会软弱,会动摇,唯有逼迫自己永远徘徊在冰天雪地里,才能只为复仇而活。

文东恩有句台词“没有宽恕,也不会有任何荣耀。”《黑暗荣耀》与其说是塑造了一个复仇大女主,不如说继承了“复仇悲剧”的传统。

复仇悲剧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即可被归类于此。如《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一书所说,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窘境:一个被冤枉的受害者是否应该成为复仇者,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履行古老的荣誉准则?还是应诉诸神圣的公正和人类法律的力量来完成他们复仇的伟业?”

同样是“复仇”,有的作品与创作者满足于提供不稳定的精神麻醉剂;而另一些作品和创作者则展示了复仇者内心的深渊:如果伤痕终生不能痊愈,如何再面对已化为废墟的一生。

宋仲基选择了“磨皮式”演法:塑造一个重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中年人,他拿出的只有大量的歪头杀、抿嘴笑,被磨光的法令纹,再配上松弛感的皮肉,整个角色反而呈现出一种突兀的年龄感。

而宋慧乔选择了“高清式”演法。在镜头中大胆呈现了法令纹、下垂的苹果肌、嘴唇上的死皮,还有骨瘦如柴的半裸身体。

编剧金恩淑曾担心宋慧乔“是否愿意演出过多裸露肌肤的戏份?”后者回答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几乎只吃魔芋饭,刻意让身体保持在一种干枯无光泽的状态,只因怕镜头中“被拍得太美了”。“我完全没有想过要打扮漂亮这件事……东恩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没有要去打扮自己的想法的角色。”

如果还是婚前的宋慧乔,这一幕是无法想象的。

有传言说,宋慧乔的经纪人曾反对她接《黑暗荣耀》,因为会让人质疑容颜不再,进而影响未来的美妆护肤代言。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黑暗荣耀》播出最初,中韩的热搜的确都涉及“宋慧乔老了”。

而《黑暗荣耀》也证明了宋慧乔的选择是正确的。42岁的她从永恒的“初恋女友”进阶为“欧墨尼得斯”——复仇女神的这个名字,在希腊语中原意为“请对我们仁慈”。宋慧乔也的确赋予了“文东恩”这样的致命魅力,再不必指望小一轮的男主角撑场面。

客观说,宋慧乔和宋仲基的不同选择,一是两者出身经历截然不同。

宋仲基出身于中产家庭,兄妹都是优等生,自己也毕业于成均馆大学,在大学阶段才涉足演艺圈。而宋慧乔和母亲相依为命,在窘迫中成长,15岁就以模特身份出道。虽然宋仲基仅仅比宋慧乔小4岁,但他2008年以《霜花店》出道时,后者早就凭借《浪漫满屋》(2004)成为了国民巨星。

第二,则是同样婚姻失败,女星面临的压力要远大于男星。

双宋的事业关键节点,肯定包括了《太阳的后裔》和随后的婚姻。《太阳的后裔》(2016)之于宋仲基,是助推他成为顶流男星的进身之阶;对于宋慧乔,却是让她从2014年逃税风波中恢复元气的救命良药。一个是首次登顶,一个是重回巅峰,心态自然全不相同。

经历了短暂婚姻和仓促离婚,双宋都进入了事业的相对低产期。其中有负面舆论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双宋都在逼近40岁大关——对于偶像剧演员,这意味着巨大的分水岭。

宋仲基主演了《阿斯达年代记》、《文森佐》和科幻电影《胜利号》,看得出在和以往擅长的偶像剧男主做切割。《阿斯达年代记》对标《权力的游戏》,是韩国史上制作费最高(540亿韩元,折合约3亿人民币)的剧集之一,但收视与口碑都不如预期。《文森佐》是韩剧擅长的爽文男主设定,以恶制恶反击邪恶财阀,这一公式也被顺理成章延续到了《财阀家的小儿子》中。

倒并不是说一个演员只能以“折磨自己”来表现对演技的追求,但长期在舒适区惯性行驶,无疑会降低对于角色的敏感和表现力度。

舒适区困境同样存在于宋慧乔身上。她的美貌一直被誉为韩国的“国家形象”,在韩剧每个阶段都拥有国民级作品,但一直不受演技类奖项的青睐。

她在婚姻期间主演的《男朋友》、离婚后的《现在正在分手》中,都是曾经最擅长的浪漫爱情喜剧,却在演技以及颜值上备受批评。即使宋慧乔保持得再好,“不像一代人”的cp搭配(小12岁的朴宝剑、小11岁的张基龙,小14岁的李到晛)也还是引起了诸多质疑。

私人生活方面也是如此。不久前,宋仲基公开承认了自己和异国女友的稳定恋情,外界普遍给予了正面评价。而宋慧乔一方,仅仅和男演员车银优传出了似是而非的绯闻,却被质疑“可以当她儿子了”(车小宋16岁)。

第二次面临低谷,宋慧乔选择了难而正确的道路。如她在花絮中所说:“之前我演了很多爱情剧,所以这次在《黑暗荣耀》中的样子让人感到陌生。……虽然太难了,但是演得真的很愉快。”

和甜蜜无害的外表不同,宋慧乔素来不喜欢表露和解释自己。她很少接受访问,也基本绝迹于综艺,在《黑暗荣耀》宣传期间甚至拒绝了一对一专访,以避免被问到关于前夫的新剧和新恋情。

对于这样一个出道26年,两次陷入职业低谷,又都凭借新作杀了回马枪的庞然大物,选择靠作品说话,显然更符合东方社会的“女性复仇”叙事。这很宋慧乔。

如果仅仅把《黑暗荣耀》和《财阀家的小儿子》视为宋慧乔与宋仲基这对前夫妻的较量,判断谁赢谁输,未免过于简单。

双宋这次对战,本身就意味着韩剧已验证出了一套文化输出的有效模式:美式类型片的工业化流程,叠加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伦理评判。

双宋都是偶像剧起家,他们职业生涯的高低起落,见证了韩剧从浪漫言情题材转型到社会题材的全过程,也折射出主流社会对于财富和富人的态度,在二十余年间是如何改变的。

《浪漫满屋》、《成均馆绯闻》这一类爱情喜剧中,富人通常以一个坏脾气但是缺爱的男主角形象出现,通过和贫穷女主相爱,让婚姻成为了跨越阶层和重新分配财富的解药,用罗曼蒂克暂时消弭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但2019年的《寄生虫》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2021年《鱿鱼游戏》在很长时间内位列网飞全球观看榜第一,集中展示了一件事:普通民众看到的是“蛋糕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更不再相信通过真爱或者个人奋斗能够跨越阶层,改变个人命运。

这种对立情绪并非韩国独有。经历了漫长的疫情以及全球化的经济衰退,对于财富不平等和机会减少的深厚不满成为了全球化的群体情绪。

刚刚获得金球奖的美剧《白莲花度假村》同样展示了富人们的虚伪与冷漠,却是以一种荒诞讽刺剧的形势呈现了出来。

而在韩国,这种反感被具象化为一次又一次“平民的复仇”。“尹炫优”们和“文东恩”们诉诸于各种灰色甚至黑色手段,代替普通民众宣泄了对社会结构性不平等的无力感,暂时性缝补了已深陷阶层割裂的韩国社会。

每一部现象级电视剧的出现,都是呼应和满足社会心理的结果。从这一层意义上,双宋都赢了,观众也赢了。

赢家还包括了“韩流文化”输出背后的功臣。李沧东、奉俊昊、黄东赫、金恩淑这一批创作者,都可归于“386世代”。他们深受左派思潮的影响,经历过韩国上世纪80-90年代的民运与经济腾飞,即使创作的是大众娱乐产品,也不忘融入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韩国政府也赢了。自上世纪的金融风暴后,韩国开始施行“文化立国”策略,向海外持续输出“韩流文化”,包括了k-pop和韩国影视剧。双宋的《太阳的后裔》以每集23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爱奇艺,实现了中韩首次同步播出。双宋戏内戏外的分分合合,本身就是韩国娱乐文化的优质资产。

《财阀家的小儿子》的第一集,尹炫优在辛辛苦苦布置会场时穿戴的西装与手表,拿起来的饮料,都来自于品牌赞助,全剧累积植入超过70个,其中就包括了LG集团下的最新电子产品。深入韩国社会方方面面的财阀身影,依然若隐若现。

而《黑暗荣耀》的主出品方则是龙工作室(Studio Dragon),前身就是CJ娱乐旗下的电视剧部门。后者是《寄生虫》获奖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韩国最大的财阀之一,就脱胎于《财阀家的小儿子》中影射的三星集团。一旦资本意识到“我批判我自己”已经是最大的财富密码,批量生产“向资本复仇”的剧集就成为了皆大欢喜的选择。

的确,对富人的不满与指责,几乎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但资本把这种不满收编、驯化乃至于上架贩卖,或者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所独有的智慧。

这场复仇大局中,谁还不是个赢家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