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个国家画像,去每一座城市流浪。
这是江门的世界
这是世界的江门
是中国走得最早、走得最远的一群人。
是的,他们都是江门人!
▲左起前排人物依次是:梁思成、梁启超、冯如、刘德华、梁咏琪、梁朝伟、谭咏麟、加拿大华工、黄家驹、容祖儿、抗战飞行员、甄子丹...... 插画©张凡|时差岛
却给了现代人一个鲜活的参照坐标:
以江为门,向世界敞开。
这个陌生却值得被深度打量的
▲江门,广东省地级市,濒临南海,毗邻港澳;辖3个市辖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4个县级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已开通的广珠城际把江门纳入了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在大湾区交通上举足轻重。制图©时差岛
江门的「门」,是一江两山:
江门73个镇街,约30个街镇名与水有关。
绵长的海岸线,让江门在明朝便成为
▲江门市那琴半岛。江门大小海岛共561个,占全广东3/10,绝大多数是无人岛。2011年中国公布的首批176个可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名录,江门占7个。
但多是半殖民地时期的被动西化,
而江门不同,是一种主动寻求的中西合璧。
他们把在海外羡嫉的漂亮洋楼,
有土匪的地方,就有碉楼
▲开平碉楼服务于功能,更楼用于放哨;众楼负责紧急避难;居楼集防御与居住一体,造型精美繁复。制图©何展鹏/时差岛
也是江门人的内心写照。
而台山籍的海外华侨却高达163万人。
每1位台山人,都有1.7个海外分身。
本地人曾戏称:30多万恩平人,有30万在委内瑞拉。
这源于19世纪中叶,以鹤山乡民为主的「契约华工」,大批前往南美洲西海岸,从事铜矿开采、铁路修建、种植园耕作等繁重工作。
中餐文化也是江门人引入的。
江门人也是最吃苦耐劳、
最忍辱负重的一群人。
传说每5个香港人,就有1个江门祖籍。
而香港也有个「小江门」。
又同时是最念家的一群人。
至今活在广州、香港街头的小店招牌上。
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浓厚之地。
从吃喝到娱乐,从民俗到建筑,
「江门既保留了老洋楼,也有浓厚的都市气息......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江门把传统骑楼街活化翻新后,聚集了奶茶、咖啡等新业态,把传统和现代元素很好融合在了一起,体现了新旧时代的衔接,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经济上,在高手林立的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