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壮年的萧峰,为何斗不过扫地老僧?你看那老僧是谁?比逍遥子还强

频道:武侠小说 日期: 来源

有人说金庸的武侠故事就是如今那些“网络爽文”的鼻祖,这倒不假,尽管金庸的故事在文学性以及故事性方面都强于那些网络文学,但读者读金庸故事,追求的始终是一个“爽”字。

而要论金庸全书最能够给读者带来爽感的角色,那无疑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比起优柔寡断的张无忌,多情的杨过,木讷的郭靖等主角而言,萧峰那奔放粗狂的壮汉形象更能让人热血沸腾。

萧峰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存在,不过这描述前面也始终要加上“几乎”二字,因为在萧峰面前,还拦着扫地僧这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但说来奇怪,壮年的萧峰为何打不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僧?

“壮年的萧峰为何打不过扫地老僧”,对于一部分读者而言,难免觉得这问题压根就不成立,毕竟一个从未习武的年轻人,打不过一个常年习武的老者也实属正常,但很明显,萧峰是顶尖强者,而且正处于当打之年,而金庸武侠世界观里也的确存在“年老力衰”一说。

《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与金轮法王有过一场激斗,他们二人的实力本在伯仲之间,都奈何不得对方,但一旁的黄蓉却看得胆战心惊,就因为一灯大师年龄更老,随着战斗时间的拉长,他的头顶已经冒起白烟,若继续打下去,恐怕一灯大师要遭殃。

《倚天屠龙记》中,那武当张真人就是那个时代的武林至尊,武学境界怕是比主角张无忌更高,不过张无忌在挑战三渡失利之后,想到要师公帮忙,却也心存顾虑。

书中是这么说的:“倘若我太师父肯下山相助,和我二人联手,破这‘金刚伏魔圈’定可办到。但此举大伤少林、武当两派的和气,太师父未必肯允。再则太师父一百多岁的年纪,武学修为虽已炉火纯青,究竟年纪衰迈,若有失闪,如何是好?”

换言之,张三丰强归强,但他年老力衰却也是事实,难免会有闪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满头白发的扫地老僧自然也会因为年老而力衰,可他在藏经阁大战中的表现丝毫不似个垂暮之年的老者?

《天龙八部》中,那少室山大战无疑是剧情的最高潮,萧峰先以一人之力独斗慕容复、丁春秋以及游坦之三大反派,那场面已足够刺激,而后段誉和虚竹不畏天下群雄的眼光,站出来与萧峰结拜,那情义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三兄弟分别击败对手之后,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博父子以及鸠摩智都齐聚藏经阁,眼看一场大战又要开打,可谁能想到这里并非天龙四绝的舞台,这一战,主演是扫地僧,天龙四绝以及慕容复都成了配角。

扫地僧先是打断众人的对话,继而自顾自地说起了自己的佛法理念,那鸠摩智自然是看不惯这老僧的做派的,毕竟他自诩吐蕃第一高僧,岂能听中原门派里一个扫地的僧人说教,于是他发动无相劫指,偷袭那老僧,结果被扫地僧以“三尺气墙”挡住,此后鸠摩智再不敢造次。

而慕容博与萧远山这两个作恶多端的魔头则直接没了战意,扫地僧一番说教之后,二人先后闭目待死,醒来之后就被点化了。

萧峰则是唯一一个对扫地僧造成了实质性伤害的人,当时的情况是萧远山“被杀”,萧峰刚与父亲相认,又要与父亲天人永隔,他心中的怒火顿时燃起,也不管那老僧是何等高人,就一掌降龙十八掌拍了过去,尽管扫地僧是被打得吐了口血,却也仅仅只是如此,那老僧并无性命之忧。

受伤后的扫地僧没急着给自己疗伤,而是带着萧远山与慕容博的尸身离去,手中提着两具成年男性的“尸体”,萧峰居然没追上他,要不是书中明确提到扫地僧满头白发,光看他这表现压根都不像是个老者。

关于扫地僧的身份,最多的一种猜测即是“他是逍遥派祖师逍遥子”。

之所以有人提出这种观点,是因为扫地僧在对付鸠摩智时,一眼就看穿了鸠摩智所用乃是逍遥派的“小无相功”,毕竟苏星河的弟子曾说过,知晓“逍遥派”这名字的人都已经被杀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扫地僧的确有可能是逍遥子。

但问题是他在书中并未展现出与逍遥派有关的招式,比如他用的那“三尺气墙”,其实更像是后来《倚天屠龙记》中空见大师所用的“金刚不坏体”。

而且从书中的细节来看,扫地僧之所以能在满头白发之时还保持极佳的战斗力,或许是因为他是另一位前辈高人,而那人就与逍遥子打过照面。

逍遥子这人的故事在书中也未被交代清楚,但在原著最后一回中却提到过他的去向。

书中是这么说的:“神书已随逍遥去,此谷惟余长春泉。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

这即是唯一的信息,却也足够推出扫地僧的身份,若无意外,扫地僧的俗家身份就极有可能是那不老长春谷的谷主,而他之所以能够在看似白发苍苍之时保持不输青壮年的战斗力,是因为他曾掌握着不老长春谷的秘密,且不知这老僧已经活了多少年,内力又有多深厚。

至于他知晓逍遥派的绝招,自然是因为当年逍遥子去那不老长春谷时,与他有过交手,至于为何说他比逍遥子强,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当年逍遥子夺走《神书》,更有可能是那谷主主动让出的。

当时的谷主已有了隐退之意,结合扫地僧后来提出的种种说辞来看,他已领悟了习武的最高境界,他知道对于习武之人而言,学的武功越多,就需要相应的佛法来化解体内的戾气,于是他决定投身佛门,至于那《神书》,逍遥子拿走就拿走了。

若剧情是如笔者推测的这般发展,诸如“扫地僧为何老而不衰”“扫地僧为何知道逍遥派”等谜团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词:武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