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人生大事上:好房子的3大妙用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结婚是人生大事。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有个伴、有个家、有个娃吧。

第1个故事。开头都挺熟悉,就像《大博弈》里主编于文发一样。只身广州打拼的一朋友,住积水的城中村,加长长的大夜班,也有个女朋友,也到了谈婚论嫁,一样的“没房怎么结婚,不想在你身上浪费青春”。

结局很不一样。于文发尽得多金丈母娘欢心,联手马怡创业成功,最终赢取白富美出身的事业兼人生合伙人。电视剧里的完美结局,几人能做到!广州的朋友走过了毕业之后的最大低谷期,通过低首付买了套三四百万的广州房。结婚已不成问题,何况被催婚。

很多人以为,没房是因为没钱,所以先攒钱。但现实是,机会多的一二线城市,大部分人攒钱的速度,根本够不上首付动则上百万的房价高度,也赶不上优质房产价升的速度。

不过,这是没理解房子的金融属性。因为金融属性(且称为“房商”)的存在,低首付买房成为可能。低到负首付都有可能,但不建议普通买房者玩这个。

3、婚了,生娃好处多。于国有利,就不说了。于家,海誓山盟时,都说“你在哪,家在哪”,但最终不敌“有娃,才像家”。多子是否多福,这一代人不易知道了,但多子买房名额多,在厦门是确定的:家庭1娃可买2套,2娃可买3套。妥妥的生娃生财呀,如果买对优质房。

以为凭本科学历落个集体户,或经年累月交足医社保落个户,读书就不愁了。殊不知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上学也有鄙视链的:早买房落户的两一致,优先于后来的两一致,优先于集体户,优先于积分入学。厦门思明区的集体户,只能在那8所之间被派位,而且不是你想进哪所就一定能进哪所。深圳共有产权房推出来又如何!它的学区也是身不由己被安排的。

第2个故事。厦门一朋友,来厦10年没买房。小孩2023年要上幼儿园了。手上就几十万,本来看房都看到老湖里的老破小了,他们自己都感叹“怎么能住”。后来找到我。帮他们系统梳理了学区选择(中小学+幼儿园)、房源选择、金融方案落地等,最终以低总价买进滨北超级总部基地,现在娃已经上豪宅区的幼儿园了。比他们早买房的朋友,因为不清楚热点幼儿园也要提前1年,结果买了房还不能读。

但这一代中,总有家庭因各种原因,有多个兄弟姐妹,开枝散叶形成家族;下一代中,2胎、3胎、甚至4胎,基数也变多了。你不生,不代表别人不生。

第3个故事。2022年10月前往杭州,付费上某广州大咖的房产金融课。他不过35岁,已资产上亿,极致断舍离,全年住酒店。出身湖南,干过汽配,冲刺过IPO,投资过六七十套房,现在优化到一二线城市。他自己投资房产,也带动兄弟姐妹买房,家族一起起飞。

假设4个一线城市+1个您居住的城市,一个家庭有10个购房名额;则3个家庭计,就有30个名额。何来缺名额?不要说30套,就是10套,家族房产也得5000万吧。

本篇的3个故事,虽处于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财富阶段、不同家(族)成长阶段,但无一例外,底层逻辑都是:

关键词: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