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户口、身份证去派出所,手机、电动车等物品丢了去派出所,会员服务场所长时间不开门了也要去派出所……生活中的我们多多少少都去过派出所,或者办理证件,或者报警求助,派出所是广大人民群众须臾离不得的。
有人说是抓坏蛋的,有人说是办案的,有人说是办户口、办身份证的……大家对派出所的认识不一而足。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把派出所的公安干警,跟巡警、刑警、110混为一谈;也把对公安偶有的偏见、不满的情绪等抱怨无缘由地扔给派出所。
“服务人民群众、预防违法犯罪、维护辖区治安,是我们的职责,而其中预防违法犯罪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全国枫桥式派出所——苏曹派出所所长张争告诉记者,可能跟很多人的想法正好相反,派出所比拼的不是打击犯罪的数量,而是排除隐患维护社会平安的能力,比的不是抓到的坏人多,反而是看谁的发案少。
“我们的标准是‘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这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张争说,减少犯罪有赖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犯罪隐患的及时排除、全民防范意识的全面提升。”这是我市派出所建设工作多年来总结的经验。
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以苏曹派出所为例,管辖范围内户籍人员5.7万人,实际居住人口10万左右。“两口子在一起还难免磕磕碰碰,10万人生活在一起,矛盾纠纷每天都在发生。”居民的矛盾纠纷处理好了,就事息人宁;没有处理好,就可能会出现激情违法犯罪、过失犯罪等问题。
一位女士报警,与前夫产生纠纷。“按照正常法律程序,当时其前夫的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可以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是,刘明并没有这么做,只是劝走其前夫,解决了李女士的当下之困。
“经过我们走访,李女士的前夫为人并非不讲情理,如果简单地按治安案件处理,有可能激化矛盾,致使他做出更加激烈的举动。”随后,刘明将这一情况向街道办、司法所反映,并通过社区居委会,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此事,并最终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张争介绍,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过程中,派出所借助乡街的力量,动员居委会、社区调解员、律师、驻区机构等共同组成矛盾纠纷化解和联合调解队伍,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
在提升硬件防控能力的同时,全市派出所与所在辖区的交巡警、社区保安、农村护卫队等组成方格式巡防网络。吸取外地烧烤摊恶性案件教训,他们整合力量,把夜间营业场所的安保人员也纳入巡防体系,加强对夜间经营场所的安全保卫。
“在加强治安巡逻的基础上,我们日常还有个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宣传,提升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张争说,苏曹派出所经常在辖区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特别是针对近年来高发的电信诈骗,他们精心制作了宣传海报摆放到辖区主要人流聚集场所、办事窗口;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还特别把反电信诈骗的宣传页放到送菜的“菜篮”里,提升全民的反诈意识。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平安中国的创建,有赖于对基层矛盾问题的及时化解,有赖于对治安犯罪的有力震慑,有赖于公安和基层组织的通力配合等,系统性工程哪个环节都很重要,派出所决不能缺位。”市领导李书平指出,公安派出所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所在,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基层、打基础是公安工作的永恒课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固本之举。
大力推进派出所警务改革,通过推动实施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综合指挥室“两队一室”改革,规范派出所勤务;通过深化“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模式,打造专群结合的社区警务团队;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市民生工程,提升智慧警务能力;通过大力推进,全市已建有公安部、省公安厅命名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同时,通过“最强党支部”创建、全面推进派出所所长兼任乡街班子副职、加强所长异地交流、坚持从严治警等方面加强派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讲政治、爱民生、有担当、能战斗的基层派出所干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