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记录流逝岁月中的江南日常 萧耳新作《鹊桥仙》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频道:青春小说 日期: 来源

11月26日,“致:青梅竹马和同桌的你——长篇小说《鹊桥仙》天府三人谈”在2022天府书展主展场举行,杭州作家萧耳向读者分享属于江南水乡的青春与成长故事。

据悉,《鹊桥仙》是杭州作家萧耳最新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追忆运河边的大码头——江南古镇栖镇的纷纭往事,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写到新世纪,青梅竹马的一小群人,先后走出栖镇,此后各经人事,风筝的那根线仿佛要断,却又没有断……多年以后,看似繁华不再的江南古镇,再次成为昔日发小们的人生舞台。一场场婚礼与葬礼,一次次聚散离合之间,社会万象奔涌而来。它被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誉为——“给读者打开一幅精准的江南重彩图”。该书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鹊桥仙》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春卷》,初名《河边书》。萧耳表示,《河边书》这个名字,与她自身的生命体验是高度契合的。“我出生在京杭大运河边的塘栖古镇,运河是我的青春、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意向,运河也见证了这些江南古镇几百年的繁荣。在我们这代人经历青春与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运河、水运,以及运河边的水乡古镇发展的过程,这让我想写一本书,来记录独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属于那个水乡古镇的青春故事”。

之所以单行本改名叫《鹊桥仙》,萧耳表示,是因为“桥”同样是运河边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向。小镇本身是以桥为中心,在运河两岸分布的。同时,桥也寓意着故乡与远方的联系,我们经由这座桥走出故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同样是70后的作家卢一萍,在读了《鹊桥仙》后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在他看来,《鹊桥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小说,“它的叙事像江南的水一样不急不缓,沉淀着萧耳对于青春、成长的体悟,是一本怀旧之书、沉静之书,同时也是一部时光之书。关于江南的青春记忆被萧耳赋予了诗性的光芒,那是一种古典的诗意,是关于江南日常的史诗”。

《鹊桥仙》中充斥着浓浓的江南元素,小到萧耳幼年时代经历过的杀狗、沉船、看戏等事件,到充满江南水乡精致气息的一饮一食,再到杭州方言词汇,对于四川读者来说,都有着浓浓的远方况味。

卢一萍在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时就表示,《鹊桥仙》中没有太强烈的戏剧冲突,很像四川人摆龙门阵那样,将那个已经消逝的年代的宁静与美好,以及活在那样一个年代的人的日常娓娓道来。“而当地方言,诸如‘荡发荡发’‘白相’等的使用,尤为充满了地域特色。此前,金宇澄在他的《繁花》中就尝试过将吴侬软语运用到小说中,萧耳的创作同样如此,她赋予了一个小地方的诗情画意以更广阔的文学意义,是一部独具江南风味的世情小说”。

“萧耳大量短句的运用,同时照顾到了语言的音韵感,让人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江南的柔软、绵长的气息。”卢一萍表示,“在萧耳笔下,出走与回归都有一种象征的意味,借她的文学妙笔,为我们保留了一个充沛、完整的江南古镇,传递出细腻、真实的人的常态。如果没有文学抒发,作为人的生命体验会流逝在时光之中,小说家就是要把某些流逝的或者即将流逝的生存状态通过文字保留下来,萧耳正是一位这样的小说家”。

关键词: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