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在中国原创作品的乐声中,“走遍”大好河山,“看见”星辰大海……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以交响音乐壮阔雄浑的弦管之声

在“龙声华韵”交响音乐会中,中国交响乐团将会把新时代的优秀原创曲目带上舞台。其中,有献给抗疫无名英雄的《生命的歌》,有致敬和回顾建党百年的《破晓日出》《星辰大海》,有赞美浦东改革创新发展历程的《浦东交响》选段,还有赞美祖国大地、歌颂美好时代的《山河颂》选段。值得一提的是,多部作品曾入选“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我们期待这样的中国交响乐作品——能够表现值得人类记忆的事件,哪怕过去了几百年,人们对事件的印象可能已经模糊了,但一听到这个作品,还是能真实地感受到它。”

《浦东交响》是中国交响乐团历经一年时间精心打磨,为浦东量身打造的原创交响音乐作品。

《浦东交响》组曲包含“足迹”“迅疾”“遇见”“希望”四个乐章。其中,“遇见”乐章以浪漫情调描写当代浦东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包容心态。

创作《遇见》的王喆认为:“每个人对浦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把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融合,来表现我心目中的‘浦东浪漫’。”

《生命的歌》源于青年作曲家杨帆在疫情中对武汉的牵挂。当时有很多对疫情的新闻报道,但医务工作者中有一对恋人令他印象深刻,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同一家医院支援抗疫,两个人的防护服上写着名字,他们在走廊里不期而遇的一幕令人触动。

“每天看到的消息令人揪心,在安慰没能回到家乡的一位武汉朋友的时候,我觉得语言那么无力。交响乐没有语言文字的限制,它的表达是深沉的、有力的,我想用这种形式跟逝去的、从病魔中走出来的和那些奉献了生命救助别人的人说说心里话。”杨帆说。

《破晓日出》分为“破晓”和“日出”两部分,巧妙运用带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和声与配器,描绘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人如日出破晓般,以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屈不挠的精神,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壮丽画卷。

在“文明”篇章中,作曲家王华谙以中国最古老的乐府歌辞中的琴曲作为主要音乐素材,并融入当代的创作技法与呈现方式,在厚重的历史与崭新的未来间探索“文明”的深意。

在“思乡”中,作曲家黄凯然则借鉴了古典大协奏曲的形式,配以由远及近再拉远的电影视角般的转换,将个体与集体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管弦乐《星辰大海》是作曲家关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创作的作品。作品以“星辰大海”为主题,以“岁月征程”为内涵,以“人民至上”为主旨。

关峡说,《星辰大海》自去年10月动议,仅用了20天便成形,然后不断打磨提升。“这个曲子比较难写。我希望通过这个貌似是主调音乐,实则是复调音乐的作品,完成更丰富的表达。作品不仅要可听、好听,还需要对音符进行严密的计算。我想挑战一下自己。”

最终,在《星辰大海》中,关峡以中国哲学体系为根基,用音符和旋律完成了对百年征程的回顾和面向未来的思索。

关键词: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