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渴望那些非必要的、发自内心的、毫不掩饰的笑声。
与此相对应的是,让人发笑越来越难。
影视、综艺、短视频,都铆足了劲儿想让人笑。
从一喜到二喜,从胖达人到胖达人2,从《大巴车》《父亲的葬礼》到《代号大本钟》《进化论》。
只要有他们在,评论区一水的“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不只普通观众,导师们看得也嗨。
幽默大作家钱钟书曾经婉拒一位外国“迷妹”: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但在人工调料泛滥的今天,一枚生吞都觉得味蕾打开、愉悦上脑的“鸡蛋”,就很有必要去认知它的作者了。
刚自我介绍完,土豆直接跳过寒暄,把吕严的“本质”倒了个底儿掉。
“吕严恐怕是我们国家目前表演傲娇和羞耻比较先进的演员。他在《进化论》里的表演,可能让冯远征老师、何冰老师试一试,也就打一个五五开。”——土豆
在今天处处雷区,表演者无不谨小慎微的创作环境下,尺度、火候稍微拿捏不当,就会身陷对“不正确”的围猎中。
可奇怪的事发生了:
当吕严说出“图鉴”的台词并辅助于相应的“羞耻”表情时。
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靠强大的文本,二就靠表演的准确度了。
后者,是Sir的“舒适区”,那就要率先盘一盘。
节目组给所有团队都配备了表演老师,比如你们熟悉的刑天泽、松天硕、刘天池。
到吕严这,一旦他开始表演傲娇、羞耻等情绪。
可后者进化的速度,却远超前者。
面对《母猩猩图鉴》,他们一个感慨印刷、排版等技术的先进,感慨猩猩不能像人类那样,从书籍中获得跨越式的“进化”。
这两段表演的精髓,不只在表情。
用土豆cue过的何冰老师的话说。
那是个答案
而我们要演的是算式
你一定记得《喜剧之王》里尹天仇被刁难的那场戏。
尹天仇演的是理解,是结果,是答案。
而好的表演是过程,是行为,是动作。
《教父》,重伤醒来后的维托·科里昂听到桑尼死了,啜泣一会儿后立马收声,安排军师汤姆该如何做事。
因为他知道,对于被五大家族盯上的科里昂家族来说,“哭,也算时间”。
《甜蜜蜜》,李翘被通知去认领豹哥,看到米老鼠没忍住笑出了声,没笑两秒转身由笑及哭。
因为她意识到,眼前这个冷冰冰的尸体真是豹哥。
这一段名场面最近被陈可辛导演本尊“辟谣”了,压根儿不是穿帮,就是影后张曼玉自己设计的,导演还觉得不好,想用直接就哭的几条。
但在表演上,拿捏“算式”的效果已经初现端倪。
即使在另一个猩猩面前,也毫不掩饰。
你说“好色”不仅是兽性,也是人性?
哪个成年人会在人来人往的动物园,捧着一本人体构造图目不转睛?
作品是放在有淘汰机制的综艺竞演环境里展现的,最怕的不是表达不完整,而是演完了不炸,观众觉得高冷、隔阂、没意思。
不得不说,1994年出生的土豆是有早熟的老灵魂的。
他写的这个本子有明显的精英视角,一旦沉浸在自我表达里就会把观众推开。
再看这一段,当进化更高阶的猩猩发出莎士比亚式的呼唤时,话剧味儿的确是“冲”了些。
这时候进化不那么好的猩猩依照动物本能直接表达对图鉴的兴趣,就冲淡了精英范儿,甚至形成了对精英视角犀利的嘲讽。
这种让人服用舒适的笑果,Sir马上就想到了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话不多说,直接看动图,就是罗家英出场给凌凌漆派任务这段。
就算是偶然的天启,土豆口中吕严的“羞耻心”就是扎进现代人的小匕首。
我是谁?
在目前的众多作品中,两人最喜欢的那个并不一致。
“那个作品主要是没有剧情和情感共鸣,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其实有共鸣、有结构的好写,按照方法论去套就行, 但是纯扯、纯闹的本子反而不太好写。 尤其是经过一些创作编剧上的训练之后,越发觉得自己难以回到去年写《大巴车》时候的状态,只有你完全不懂创作的时候才能写出那种本子。“——土豆
很多人觉得喜剧尤其是综艺,让人发笑就足够了。
但就像周星驰、冯小刚的那些作品,童年看和现在看都会笑,可我们的感受却截然不同了。
可这对于屏幕前的观众来说,也足够新鲜。
看的时候有一种”坏孩子“的爽感。
但后来的几个,Sir不这么看。
来吧,尝试一下新的解读方式。
从大佬到科学家,从半人马到土星,相继出席父亲的葬礼。
过于脱离实际,一般也被认为是“纯闹”。
那么,我们再从母亲和那些前来吊唁的朋友视角重新看父亲,有没有发现一个温暖中夹杂着心酸的真相。
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从来都不是被自己决定、选择的。
TA活在被讲述的故事里,唯有此TA才是有价值的。
极少数的人坚定地选择了做自我,绝大多数人在故事中模糊、变型。
在诺曼底登陆之后,靠着精神胜利法,把自己盘成了同盟军派来德国的间谍“大本钟”。
而后,他枪毙了米歇尔吕严中尉,拿着炸弹炸毁了德国情报站。
“潜伏二十七年未被发现”的他,以汉斯土豆上校的名义“英勇就义”。
在 碉楼被攻破以后,张牧之问黄四郎,“你说是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被否认后很诧异地反问:“不会是钱吧?”
转念一想,又自信地说:“还是我重要。”
张牧之的答案,他永远猜不到——
“大本钟”是谁不重要,但没有米歇尔吕严中尉对他很重要。
这种身份上的赤裸裸的“错位”并不罕见。
尽管已经知晓了将军和汉斯上校的交易。
但莱恩中尉刚脱困,就枪杀了赫曼,扒了他的头皮。
还在汉斯上校脑门上刻了字。
他无法忍受,一个法西斯上校以“俘虏”的身份进入美国。
尽管米歇尔吕严中尉顿顿炸鱼薯条、逢人聊天气、出门带雨伞,把自己是英国人写在了脸上。
但汉斯土豆上校坚决不肯相信他是间谍。
因为他是元首亲自举荐的。
保罗让他起身向前冲,他不为所动。
他就立马双眼放光,像打了鸡血一般冲上前去。
不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他的手下。
但你看他二儿子,蹲在旁边哭哭啼啼的样子——
他的信仰在崩塌。
他接受不了,无所不能的父亲在大街上被人枪击。
二哥受的伤,好像比父亲还严重。
人,如何在强大、虚妄的东西面前交出了自我。
周星驰、金凯瑞、沈腾等演员,银幕之上和日常生活的差别有多大,早被各种媒体报道过。
“不会欢乐,这辈子不可能在创作中获得欢乐。 因为你即便写出一个好本子,获得观众认可,也就高兴两天,写出来的那天和节目播出的那天。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无尽的新创作和改剧本中,那非常痛苦。”——土豆
这两个节目的魔力在哪?
从文本、结构,到表演、舞台调度,都显而易见的扎实。
很容易就能call bcak到《父亲的葬礼》。
既可唤起观众对《喜剧大赛》的回忆,也能吸引一点印象分。
在被尊为“喜剧圣经”的《喜剧这回事》里,史蒂夫·卡普兰这样说:
世上有的是喜剧,你可没必要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免与它们撞梗。你的任务是用你自己的方式把经典桥段讲出来……你至少得知道喜剧源自何方,然后疯狂地“剽窃”,只是你永远要小心翼翼地称之为致敬。
“剽窃”是有一些触目惊心,这是喜剧人的表达方式。
但他说的本质是:要擅长学习经典,不是暗戳戳地偷别人的段子,而是光明正大去致敬、复刻。
为什么不制造一种奇妙的舞台效果,让不同年代的笑声在一瞬间叠加?
《代号大本钟》的灵感来自于孙红雷主演的《潜伏》。
很多观众都看到了《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的影子。
有距离的是年代戏。
没距离的是,对于悬殊身份的对调,无数观众乐见其成,从中被治愈了。
原来我没有那么弱,你也没有那么强。
氢氦锂铍硼、薛定谔的猫、巴浦洛夫的狗、《时间简史》《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化学、心理学、文学相关的知识。
而喜剧,正建筑在能迅速让人会心一笑的基础之上。
再进阶,则是利用现有情境去重新体验。
“三年又三年,这都九年了”。
《心病》里的梗成了“老梗”,是为了铺垫《母猩猩图鉴》。
梁朝伟在《无间道》里的台词少了一句,是吕严猩猩进化太慢,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算,不知道“三年又三年”是六年。
周杰伦在《听妈妈的话》里写的歌词,土豆猩猩莫名其妙就说了出来,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对于经典的致敬,两人也相当坦诚。
“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看喜剧作品的渠道并没有现在这么多, 而周星驰、陈佩斯等前辈的作品,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获得快乐的机会, 那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萌芽。”——吕严
《进化论》,土豆猩猩那句“托遗响于悲风,又申之以揽茝”我们都熟悉。
——他进化了,但没完全进化。
之后,在《喜剧大赛2》上,土豆被其他选手称作喜剧魔皇。
他把这个改成了自己的“微信名”。
因为如果人不吹嘘自己、激励自己,就很难坚持下去,这个称呼就是长个志气,你会觉得别人既然这么起了,你就得这么干。
这让Sir想到另一个喜剧魔皇。
于角色,这是尹天仇幼稚的自我鼓励。
给遗憾以饱满、给弱小以勇气、给悲伤以释怀。
你看那翻滚个不停的海浪,频频激起的水花。
你永远不知道,在辽阔的海岸线上,有多少孤独的个体曾经被它鼓励过,重铸信念,重回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