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优点吧,两个方面。第一是大家夸赞的服化道,精美华丽的程度让人惊叹,天都城的夜晚华灯万盏衬出幻世如梦,皇宫内金碧辉煌令人纸眼花缭绕,而身为主角的四大阴阳师——安倍晴明、源博雅、泷夜、鹤守月,以及公主个个都是光彩照人,不是好像天仙下凡就是绝色妖人现世,制作方在这个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作为一个观众,我看得是很过瘾的,尤其是汪铎饰演的鹤守月,眼神如同祸蛇般魅惑,肩披一头缱绻长发,一袭黑衣下胸肌半露半掩,恃宠而骄横行宫中。第二个优点是彻底抛开了安倍晴明这个日本传说人物的原型,也打破了与阴阳师相关的概念比如式神,整个故事变成了一个中国式虐恋爱情故事。我觉得这个值得赞一下。下面我想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一点,然后顺便对剧情的bug逐一吐槽一番。
主角安倍晴明日本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平安时代赫赫有名的大阴阳师。传说他是妖狐葛叶之子,半人半妖,因此天生带有一股灵力,后来拜阴阳师贺茂忠行为师,逐渐得到日本天皇的信赖,成为被官方认可的阴阳师,从此声名大振,留名青史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晴雅集影片中,安倍晴明是由赵又廷饰演的,无论是长相还是扮相,他都是文质彬彬儒雅俊朗,没有任何妖狐之子的感觉,比起日本拍摄的《阴阳师》系列电影中野村万斋的自带妖鬼之气的扮相,赵又廷毫无疑问是非常中国化的一个晴明。不像日本传说中无所不能的阴阳师安倍晴明,赵又廷是一个连基本守护咒都学不会的阴阳师,甚至因此而连累自己的老师忠行丢掉了性命。晴明由日本的半妖变成了中国的普通人,甚至还有点笨。
另外,赵又廷饰演的晴明已经不能被称之为片中毫无争议的第一主角,甚至连晴明+博雅这个组合都难以被称为主角,相比起他的师父忠行/鹤守月+公主这对组合,博雅这对cp只能说在配合他们。这可以说晴明已经不再是那个晴明,忠行也并不再是那个忠行,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也不由得跌碎了半幅眼镜。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如果就像片名所言的那样,博雅这对cp是主角,那么公主和鹤守月/忠行这一对又算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是双cp故事?可是看完之后,总觉得不死的美丽公主与死了还要爱的阴阳师忠行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才是影片的重心。整个故事架构有喧宾夺主之嫌,或者导演应该干脆把片名改成《一个纸人和不死女神的爱情故事》,当然这样就远不如《晴雅集》这种轻度卖腐的名字吸引人。另外片子还有一个巨大的bug。当最终公主自杀,遍体鳞伤的式神忠行爬也要爬到她身边抓紧她的手不放,我真是被这份执着的爱情所打动,忍不住潸然泪下,但是哭完了又突然想了起来,咦,公主不是不死不老的吗?她怎么就死了?Excuse me? 这是编剧导演编到最后发现故事无法结尾所以强行结尾了吗?可是观众已经被剧情反反复复强调了公主的不死之身,这又让人怎么接受呢?想不通想不通。。。。。。
比起赵又廷饰演的晴明,汪铎饰演的式神鹤守月更是彻底跳脱了式神原来的概念属性,变成了制作方的发明创造。式神在日本传说中指的是被阴阳师驱使的鬼神。到了晴雅集里,最重要的式神鹤守月却变成了阴阳师忠行的分身。忠行耗尽青春创造了他,他却不再是忠于人类阴阳师意志力的仆人,而变成了忠行爱情的忠实履行者。在他本人远在万里之遥的扶桑培植桃李之时,式神鹤守月片刻不离地陪伴在公主身边,为她春宵里暖被,陪她熬过这具不死之身要经历的漫长的物是人非,最终不惜为了永远陪伴她而让危害天下的祸蛇重出世间。鹤守月是忠行对芳月公主执着爱恋的纯粹化身,虽然长着一张和忠行一模一样的脸,他却不再是胸怀天下守护世间的大阴阳师忠行,也不再是碍于身份礼教无法执子之手的东瀛使者忠行,他只是一个名叫鹤守月的普通男人,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守护自己的无法公开身份的情人——芳月。到了这里,这个爱情故事已经蜕变成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式爱情,被世间种种所妨碍和禁忌,却执着于这份爱恋,不惜赌上一切,生死不愿离分,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前生是绛珠草和神瑛侍者,今生是青梅竹马,爱而不得,即使生死殊途,此情永不渝。鹤守月和芳月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的确让人掬了不少同情泪,远比博雅那对cp偶尔卖卖小腐要吸引人得多。
这种基于日本传统故事却完全摆脱了其精神内核的创新是《晴雅集》在故事上最大的亮点。从这一点来说,《晴雅集》比近些年来试图改编日本小说以及故事的片子要成功,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在向中国观众介绍石泓这么一个实际上根植于日本御宅族文化的自我精神隔绝者上并不成功,有强行套用原著的问题,缺少足够的本土化。
总而言之,我认为《晴雅集》是一个还不算太糟糕的尝试,故事的结构有不小的问题,但是对于国产商业奇幻片来说,可以闭只眼忍吧。中国的观众应该也不会过于计较那些非常严肃的艺术结构的问题,大家更需要的是一场视听盛宴,一个还不算太烂的故事。而小四这个人在抄袭了那么多日本名家之作之后,终于认认真真地跟原作者买了版权来改编,也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