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嫦娥、湘君、湘夫人……那些通过民间故事或唯美诗歌代代相传的神话人物,纷纷被搬上今天的艺术舞台。12 月 9 日,舞蹈诗剧《九歌 · 约定》将作为《彼此 · 约定——谭一梅 & 宋雨舞蹈专场》的重要篇章,首演于上音歌剧院;12 月 16 日,经过精心修改打磨的舞剧《嫦娥》将亮相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上海歌剧院舞蹈团的演员们用肢体代替言语,与观众隔空交流,在舞蹈的世界中,古今融为一体,情感奔涌宣泄。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排练厅探班新剧创作,青年演员们正在打磨《浮生若梦》《月宫仙女舞》等舞段,纯净唯美的美学风格、融通中西的舞蹈语汇让人眼前一亮。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寻经典 IP,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成为当下艺术创作的一种走向。神话故事与现代表达相结合,如何让年轻观众走进古人的心灵深处?" 古老传说寄托着中国人对情感、对善良等的价值判断和美好期许,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库。" 上海歌剧院舞蹈团编导、国家一级导演马涛认为,海派艺术的创作核心就是兼容并蓄、融汇东西。" 我们通过虚实结合的东方美学、诗意化的人物诠释、当代化的肢体语言、现代极简的舞美风格,与中国古典文学诗歌进行对话、碰撞、解构、融合,期待新作品不仅符合当下的审美,还能勾连现代人的情感世界。"
传统与现代融合,打造如梦如烟的爱情神话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舞蹈诗剧《九歌 · 约定》的灵感来源于屈原的名篇,通过湘君与湘夫人肝肠寸断的遗憾之爱,来谱写 " 他 " 和 " 她 " 今生的相遇之缘。" 古代有许多爱情传说,牛郎织女程式化的一年一会,后羿嫦娥天人永隔的再会无期,而湘君与湘夫人相守千年万年的爱是那么令人动容。" 马涛告诉记者,舞剧还受到文徵明创作《湘君湘夫人图》的启发,在他看来,湘夫人亦是传统中国女性美的化身。
此次,马涛与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主要演员谭一梅、宋雨合作《九歌 · 约定》,对传说故事不断进行思考,以颇具个性的理解和艺术敏锐度,呈现神话人物的立体形象。"《九歌 · 湘君》《九歌 · 湘夫人》辞章唯美,以情动人,适合以舞蹈来抒情表达,也因此触动了我的创作冲动。原文对人物背景仅有一鳞半爪的提示,我们又从古代典籍中寻找线索,让剧情故事越来越丰满,创作出这部 60 分钟左右时长的舞蹈诗剧。" 马涛透露,《九歌 · 约定》在舞蹈编创上大胆新颖,再结合人声、交响、电声、中国器乐及舞美效果等多元艺术手段,打造一场如梦如烟的爱情神话,演绎一场凄美动人的水中之缘。
与《九歌 · 约定》不同,舞剧《嫦娥》以现代人的视角对 " 嫦娥奔月 " 这段美丽的创世神话进行重新解读。这段跨越千年的爱恋幻化为舞蹈之后,让人们对后羿与嫦娥的羁绊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理解,也更加令人动容和心驰神往。2020 年首演时,该剧多元的肢体语言,舞美、灯光、音响及多媒体相互交融的艺术化表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 12 月 16 日,舞剧《嫦娥》焕新归来,更聚焦于 " 嫦娥 " 人物本身和她内心的情感之路。
" 全剧改名为《嫦娥》,我们不仅重新梳理了主线故事,更突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马涛希望通过舞剧故事,让 " 嫦娥 " 与现代的观众产生更多情感上的连接和共鸣。" 嫦娥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遥相呼应,月亮规律的圆缺变化暗合人生世事无常、唯爱可永恒之境。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神话故事,也呼吁当代的人们惜缘守情,赞颂爱之伟大。"
据悉,备受观众喜爱的代表性舞段《月光爱情双人舞》《月宫仙女舞》《思念爱情四人舞》此次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升级。记者在探班中发现,《月宫仙女舞》的女舞者们身披薄如蝉翼的 " 仙女纱 ",营造出如梦似幻的 " 仙气 ";舞到高潮时抛甩出纱衣下摆,竟有着戏曲 " 水袖 " 的灵动风韵。马涛透露," 月宫仙女 " 以传统文化中的东方仙女为创作原型,糅杂中国古典舞与传统戏曲的元素,通过舞者肢体的柔美线条和唯美意境,再现神话中云间缥缈婀娜的仙女形象。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主要演员谭一梅、宋雨是舞蹈圈超具人气的一对 " 金童玉女 "。在舞剧《嫦娥》中续写 " 嫦娥奔月 " 的美丽传说,在舞剧《白蛇》中演绎率性小青与执着法海……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强烈的感染力,舞出了对生命色彩斑斓的多种体验和感悟。在即将亮点于上音歌剧院的舞蹈盛宴《彼此 · 约定——舞蹈专场》中,他们将为观众展示各自最具代表性的独舞作品和默契度满分的唯美双人舞。
在剧场舞台上,观众既能看到荣获专业舞蹈奖项的经典佳作,也能欣赏到完善升级的 " 出圈 " 爆款。此前,谭一梅、宋雨曾在东方卫视综艺节目《舞者》中演绎一支双人舞《浮生若梦》,惊艳了观众。谭一梅告诉记者,《浮生若梦》的灵感来源于李碧华的中篇小说《胭脂扣》,描摹了一段时空交错、缠绵悱恻的情爱纠葛。" 遇见他(它)、爱上他(它),不仅是指爱情,也是我们与这部作品的缘分。当时,《浮生若梦》因为综艺的需求进行了一定删改;现在,我们将在舞蹈专场呈现这支双人舞的完整版。"
当然,《九歌 · 约定》会是舞蹈专场的 " 重头戏 "。" 今年上半年接到剧本时,我们正在疫情中坚持着居家练功;近几个月,《白蛇》《嫦娥》《九歌》接踵而至,我们虽然忙碌着,感到非常充实。" 翻一翻谭一梅和宋雨的排练计划:每天上午 9 点多到 11 点是雷打不动的舞蹈基训课,下课后加练《九歌 · 约定》到 12 点多才去吃午饭;下午继续排练,晚上还要加练。这段日子里,宋雨又瘦了一圈,家里炖了牛肉汤给他补充营养。
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舞技和表演的纯熟,更重要的是创作领悟力的不断加深。" 通过特训式的排练,我们明白,艺术创作不能等着编导‘喂’,而是需要主动沟通、共同创新。" 宋雨参与到《九歌 · 约定》部分男独舞的编创,收获满满。
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创新舞蹈语汇既是挑战,亦是动力。" 腿部是芭蕾的开绷直,上身和手臂则保持着中国舞的身韵。把两种不同舞蹈风格融为一体,需要严格规训和细心打磨。" 谭一梅一边介绍着,一边向记者展示融合创新的舞姿。她和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在丰富的舞台实践中,摸索着中西方舞蹈融合的诀窍。
" 我们很有信心,希望新作品、新舞蹈能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宋雨说:" 团里给青年演员打造了那么宝贵的舞台,我们一定扛下来,奉献最精彩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