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我们最恐惧的东西,靠什么驱散?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生活在多元信息冲击之下的年轻人生活在两种观念的交界,在长辈的视角下,死亡和殡仪馆是一个需要回避的话题,而对于电视剧中的三悦来讲,接受一份被许多人认为晦气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今年同样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大事》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这些年以来,国人对生死问题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国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40后、50后等年纪偏大的一部分,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现在人口中更多的是青年,80后、90后甚至00后了,他们对生死更加开放。他们是类似影响作品最大的受众群体,当然,这些影视作品被拍出来,也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甚至改变了部分非青年人群的传统态度。《三悦有了新工作》中的死亡是和工作相关的,甚至能引起人们在实践层面的思考。

另外,客观上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社会进步之后,人们的观念也会逐渐发生改变。现在不再是农业社会、不再是封闭的世界,后工业社会的时代是城市文明时代,客观上对人的生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再按照过去那一套东西思考这个问题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人,其观念都需要慢慢地改变。

在传统农村社会,人们对死亡是不恐惧的,生死之间的过渡是很柔和、很宁静的。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常看到的,请到家里的郎中,眼看病人无法医治,最后交代一句话,“准备后事吧”,他说准备后事时床上的人还没咽气,也可能听得见。但在家族里老老少少的陪伴下他其实不恐惧,也不孤独,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仰:这就是我的生命延续。中国古代讲“孝”要说“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个体同家族紧紧地联系在一块。

现代城市中的生与死之间是隔离的,我们所接触到的周边的事情是看不到死亡的,你打开电视都是商品广告,广告中都是俊男靓女。街上的幕墙广告都是年轻人,他们是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健康的、时尚的、热情奔放的人,垂垂老矣的人走在大街上都有点跟环境不协调,用现在的词叫“违和”。

关键词: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