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我们熟知的国家应急救援官方力量,还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他们是来自民间的公益救援组织。
作为国家应急救援的重要辅助力量,他们在生命救援、人道救助、防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剧集《追光者》以他们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个用生命救援生命的故事。
今日,《追光者》迎来会员收官。上线以来,该剧的骨朵全网热度值始终保持在网络剧榜单前列,此前已连续两周荣膺骨朵网络剧周榜冠军。“罗云熙追光者罗本科普山体滑坡”、“谢谢追光者让我了解公益救援”等相关词条不断出现在各大热搜热榜上。《追光者》不俗的热度与口碑离不开其充满感染力的剧情和力求真实的创作法则。
凤栖县发生地震,来不及撤离的民众被倒塌的房屋掩埋。追光救援队接到消息后立刻前往支援。搜救被困伤者、运输救灾物资、排除隐藏危险,救援队协助国家应急救援官方力量跟死神抢夺生命,给灾区带来了希望。
这是《追光者》中,追光救援队实施的救援行动之一。该剧的主要情节正是围绕这股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展开。除了凤栖地震,《追光者》还讲述了山体滑坡解救掩埋者、山区寻找失踪儿童、地下溶洞营救被困驴友、阻止轻生者跳楼、冰川救援生命接力等不同类别的救援事件。
“追光”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救援队以此为名展现了他们不惧困难、挽救生命的决心和魄力。剧中,这支队伍也的确践行了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
追光救援队的所有救援行动皆为无偿,物资来源主要为政府支持和社会捐赠。队员日常需进行专业训练,时刻待命准备执行任务。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还有可能影响常规的工作与生活。此外,很多救援也会面临以命搏命的危险,比如罗本在工厂火灾救援中所面临的绝对险境......
通过这些“接力生命”的事迹,《追光者》成功刻画了一群善良、坚定、勇敢的平民英雄,也通过讲述他们在救助别人的过程中的所得所获,及与内心“伤疤”的和解,将平民英雄的群像刻画变得立体、生动。
罗本是地震遗孤,养父母过世后与妹妹罗源相依为命。为了给妹妹提供优渥的生活,他曾是个“利己主义者”、工作狂。经历了凤栖地震、基地训练、猎鹰牺牲等事件,罗本正式加入了救援队。从一名只打商业官司的精英律师,开始关注法律援助的公益领域;会为了参与救援行动和日常训练,而放弃事务所的“高伙”晋升机会;他主动承担危险任务,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救援精英。
母亲的死让展颜对父亲展青山耿耿于怀。在罗本的帮助下,她解开了与父亲的误会。
周明明虽然胆小晕血,但一心想帮助他人,不断的训练与实战让他成为了自己梦想中的样子。丁丁丁开始时只是为了创作漫画加入救援队,后来则真正理解了生命救援的意义。熊非曾因保护姐姐过失犯罪坐牢,出狱的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加入追光救援队后,他重新拥有了目标与追求。
遭遇不幸后,伴随受害者的往往还有心理创伤。罗本小时候被地震的废墟掩埋过,在演习中遇到相似情境时,他无法保持冷静。猎鹰的孩子因他的疏忽溺水而亡,内心的愧疚和痛苦让他把余生都奉献给了志愿救援。地震幸存儿童乐乐,身体恢复健康后却一直不愿开口说话,直到再次听见妈妈的录音......正如导演张彤所说,“救援不止救人,也治心”,剧中有关灾后心理重建的情节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这一点。
“有人困于黑暗,就该有个人成为光”。追光救援队的公益救援和相互救赎传递了爱与希望,展现出极为温暖的人性光辉。
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法,《追光者》在制作的方方面面上都贯彻了真实这一原则。
剧中“追光救援队”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07年的蓝天救援队,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每年都会参与数千起国内外抢险救灾行动。在打磨剧本的三年时间里,编剧团队走访了多地的蓝天救援队做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真实案例和人物素材。
在导演张彤看来,还原灾难现场和救援行动是拍摄《追光者》这类题材作品时最大的挑战,任何一点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与真实相背离。为此,主创团队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场景搭建和拍摄调度。
正在拆除的村子里到处是坍塌的废墟,团队就在旁边布置地震外景,而房屋损毁的内景则由真实的水泥和碎石搭建。地下溶洞救援,驴友探险的部分在真实的溶洞里取景,潜水营救的部分则搭建了一个可以控制的人工“溶洞”。复杂的场景特别考验演职人员的配合度,好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交出了一份让观众满意的答卷。
为了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追光者》还特意构思了镜头语言。地震、山体滑坡、火灾等灾难来临时的大全景在视觉效果上十分富有冲击力,被困者的中近景显得逼仄压抑,跟拍救援队的主观镜头会轻微的晃动。直播式的拍摄视角把观众的情绪带入剧情,让他们产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
此外,剧外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剧里的追光救援队都是具备专业力量的救援队伍。张彤导演也提到,“生命救援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非常专业的救援知识,容不得半点马虎。”拍摄过程中,团队邀请了蓝天救援队的多名志愿者现场进行专业指导,涉及救援的戏份和场景都经过严格把关,进一步筑牢了该剧的真实基底。
《追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书写的英雄赞歌。例如一些被救助的对象会无法理解的埋怨救援队,抢险救灾总是会面对牺牲......这些情节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精确投射。
不过,该剧也使用了一些超现实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把握住了现实题材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
地震来临时,妈妈把乐乐护在怀中,以血肉之躯给孩子带来了生的希望。乐乐成功获救,妈妈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最后的镜头里,妈妈被暖色的光笼罩。溶洞救援中,救援者与被困者潜水求生时,他们前进的方向总有一团模糊的光晕。这些光,虽远既近,在符合情境、紧扣题意的基础上,更有营造氛围和烘托情绪的作用;这些“光”,也是《追光者》想要追寻的温情之光、大爱之光!
《追光者》是我国首部以“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新颖的选题回应了观众对创新题材的期待,同时补充了行业创作在此方面的空白。
行业价值之外,该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丰富了大众对公益救援领域的认知,颂扬了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还科普了很多实用的急救、救援知识。
如前文所述,是充满感染力的剧情和力求真实的创作法成就了《追光者》。而敢于突破创新、坚持向善向上的幕后制作公司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该剧的市场成绩和社会口碑让行业内外再次给华策克顿旗下辛迪加影视投来赞赏的目光。
作为国剧制作的头部公司,华策克顿长期保持优质内容的稳定输出。辛迪加影视是华策克顿旗下品牌剧旗舰公司,他对精品内容的生产能力和重视程度与华策克顿一脉相承。而今辛迪加影视还在不断拓宽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赛道,在精品制作领域耕耘不止。
《追光者》则为这次新品牌赛道的开拓注入了坚实力量!在集结主创、组织拍摄、后期处理、宣传推广等环节不断精益求精,最终呈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高质量内容。
发掘现实主义稀缺题材,放弃宏大叙事而转向普通人的烟火人间。辛迪加影视以行业身份发挥自身社会价值,创作中不忘责任担当,向当代年轻人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正向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向善向上的勇敢奉献精神,为当下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成长注入全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