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有这么一对姐弟非常讨喜:姐姐贵为皇后,却从来不以皇后之位压迫他人,穿着朴素,心怀仁慈,然而与世无争的背后是每天夜里怀念夭折的儿子以泪洗面;弟弟年轻英俊,因为是满洲上八旗出身,又贵为大内侍卫,所以成了宫女们暗恋对象。然而与姐姐一样,富察侍卫心中没有什么阴暗面,反而自信、乐观、博爱……
但我若要说,他是《还珠格格》里福尔康的爸爸,是不是有点惊讶。
在历史中,福尔康与福尔泰的原型正是乾隆年间福隆安与福康安,他们的父亲则是著名大臣傅恒。
研究历史人物,是不应该受到影视作品局限的,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到当时的环境,去重塑他们的形象。
首先,家族渊源深厚。傅恒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是最早一批归顺后金的部落。之后,每一代的家族核心人物都是清代议政大臣,有的甚至达到察哈尔总管级别。而就在这么显赫的一个家族,每一代青年却又严于律己,不敢放纵.
富察皇后的节俭,是当时出了名的。《清史稿》中说,富察皇后不施粉黛,不佩戴金银首饰,只爱花草,这令皇帝又敬爱又钦佩。
20岁时,成为紫禁城蓝翎侍卫,这是一个等级,相当于侍卫中的三甲,一共只有90名,正六品。
22岁,乾隆提拔傅恒到总管内务府大臣,两年时间,已经从正六品到大正二品。这个官职,在不久的将来和珅也做过,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内务府所有大臣的调度,升降,奖惩等等。
平步青云,有时代表着傅恒能力出众,但更大的可能却是乾隆有意培养一个自己的心腹。不信请看他后来的路径:
23岁,傅恒走马上任,做了山西巡抚,处理地方军事、政治,如果这都不算乾隆心腹,那么当他25岁正式军机处起,再无人有疑问。
在学习各个朝代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清代从康熙以后,几乎就没有权臣了,这里面军机处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机处,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办公室,里面有若干臣子,对朝政提出意见,然后再由皇帝亲自下定论。这些大臣,有的是经历过在地方的百般历练,也有的通过内务府等要职善于管理琐碎的事宜,但通通都是皇帝刻意培养出来信任的人。
所以,傅恒25岁之后,除了出身名门,皇后之弟这两个身份,还有一层镀金,皇帝信赖的人。
以这一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傅恒安心于政务,在此之后,就开始处理军务了。
从乾隆十一年开始,川藏地区的政局就不太稳定,时而暴乱,时而镇压,均得不到根治。傅恒于是毛遂自荐,前去川陕地区担任总督,并且插手军事。
因为功绩卓著,被赐予三等功,加太保头衔,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人能及,但是此时他明明才28岁啊!
提及傅恒,大家都很关注他的儿子福隆安,因为这就是福尔康的原型。福隆安长大以后,依旧杰出,乾隆非常喜欢,于是就将纯妃的女儿许配给他做福晋,是历史中的和硕和嘉公主。当然,与和珅儿子娶了十公主类似,都是乾隆拉拢重臣的一个手段。
延禧攻略,早在前十集就已经铺垫了许多人物关系暗线,仔细看下来你会发现:傅恒对女主魏氏,格外注意,可是魏璎珞最终嫁给了乾隆,成为令妃,难道这就是傅恒自请去川陕任职的原因?纯妃一直不喜欢争宠,唯独当涉及皇后之事时,二话不说就施以援手,这背后莫不是对傅恒的眷恋?直到后来,她的女儿和嘉公主嫁给福隆安,难道也是弥补了自己的遗憾?
1.将傅恒与福尔康扯上关系,目的是将人物解释得更清楚。其实在还珠格格中有个细节与历史有不小的出入,既存在傅恒,又存在福伦,但正史中是没有福伦此人的。
2.虽然乾隆年间傅恒一家风头很盛,但是嘉庆登基,曾经老皇帝的心腹们几乎不再重用了,因此福隆安没有延续父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