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栖霞第一批,共8家,揭牌了!

频道:现代言情小说 日期: 来源

11月8日,栖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揭牌授牌仪式在栖霞胶东小媳妇食品有限公司成功举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文化馆负责人参加仪式并为8家企业揭牌授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栖霞非遗文化资源丰厚的独特优势,振兴栖霞传统手工艺,培育壮大非遗类手造产业,推动非遗工坊发挥出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栖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评审认定工作,前期经过企业申报、资料审核、现场查看,共评出栖霞市胶东小媳妇食品有限公司、栖霞市巧妹儿食品坊、牟氏香肠加工中心、烟台市陈雨露彩塑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烟台栾淑娟剪纸有限公司、德民窑陶艺坊、烟台和壹博物馆有限公司、栖霞代家卧牛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8家企业为第一批栖霞非遗工坊。

于志娜,现为胶东花饽饽习俗烟台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先后荣获栖霞市民间艺术类入选奖、庆祖国七十华诞胶东艺术作品展二等奖、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重点推介奖、中国民俗研究会全国首届金手指泥面塑大赛银奖等多个奖项。公司前身是栖霞村姑面坊, 于2016年注册了商标“胶东小媳妇”,公司有市级、县级传承人各一名,还有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中级工艺美术师、高级面点师。花饽饽作品花样众多,创意独特,秉承传统融入现代,手法细致,深受全国各地客户喜爱,订单迎接不暇,公司逐步壮大,为了保留民俗产物,增加了胶东传统和非遗面食:元宵节豆面灯,清明节面燕,七夕巧果,过年神虫猪头等,以高端的产品品质和严格的卫生管理成为行业佼佼者,给周边众多下岗工人和农村困难家庭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多个公益团队、乡村老人、困难户、河南涝灾区、养老院、疫情防控人员等也给予了大量的公益资助支持。目前,公司正稳步发展,继续壮大,以更高的标准把民间传统面食文化发扬光大。近年来,于志娜带领团队无数次走进校园 、社区、接待大学生调研团、国外体验团进行胶东花饽饽公益授课,为非遗文化的繁荣做了大量工作,为保留民间习俗及非遗产物,增加了各种胶东节日习俗和非遗类面食,从舌尖上的味道到指尖上的技艺,传播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非遗习俗,拓宽传承之路,也给周边更多下岗女性和家庭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贾雨萍,现为胶东花饽饽习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烟台市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中餐学院和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山东工商学院美育教师。201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泥面塑)比赛三等奖,2018年花饽饽作品参加全国首届《金手指》泥面塑作品拼比大赛中获得银奖,并获得聚匠网推出2018“最年味.寻找传统中国年”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作品入选“庆祝祖国华诞70周年”全国民间工艺精品展, “如意”作品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2020年贾,食品坊被命名为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21年被评为2020山东非遗年度人物,在烟台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非遗文创作品展中荣获“优秀作品特等奖”,代表山东省胶东花饽饽项目参加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2021年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被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2022年参加济南2022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和济南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获得金奖、铜奖。

牟燕,现为牟氏香肠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站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高度,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通过传承、教育等手段,使之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多年来,牟燕把牟氏香肠的制作技艺传承给了餐饮专业毕业的儿子于晋权和侄子牟其成,收了5个徒弟,并不断在一起探讨创新。牟燕到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烟台文化旅游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等学府,为学生讲授香肠的制作工艺等。通过多媒体、电视直播等形式,传播牟氏香肠的饮食文化。传承人牟燕曾工作于烟台餐饮业。2014年,牟氏香肠的秘方就从其父母手中传到了二十世牟燕的手中。2018年牟燕注册了品牌,先在栖霞建成小作坊小规模加工牟氏香肠,后在芝罘区注册了牟氏香肠加工中心.参加过栖霞市举办的“民艺聚果都”活动;烟台市“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烟台市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研讨会;2022“鲁花杯”烟台鲁菜发展大会。“牟氏香肠工艺”荣获栖霞市“民艺聚果都”精品展入选奖、“山东手造·烟台好礼”2022年“烟台手造”创新创意大赛品牌类“十佳作品”。

陈玉录,现为栖霞泥塑烟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创立的“栖凤居”品牌的胶东民俗彩塑,吉祥喜庆,深受人们喜爱。作品以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题材和民间寓意吉祥喜庆的题材为素材,表达了人们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他的作品被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彩塑作品被《胶东文学》选为封面。“栖凤居”胶东民俗彩塑因其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和中国元素,颇受瞩目,2010年,彩塑作品被选为胶东特色文化礼品走进上海世博会。2012年,两件彩塑作品入选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建军85周年暨全军第12届美展,其中《记忆——1984国庆大阅兵》被《艺术中国》进行重点介绍报道。作品《苹果熟了》获得第5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门神》获得第6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他的彩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其胶东民居、海阳大秧歌、烟台苹果、八卦鼓舞庆丰收、庄园之春等系列作品屡次获得大奖,受到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展览,充分展示并传播了悠久的胶东泥彩塑文化,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栾淑娟,现为烟台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民间传统技艺大师、“鲁艺人家”、“泰山文艺奖”获得者、“优秀匠心山东人”、优秀匠心山东人、鲁艺人家。栾淑娟自幼酷爱剪纸,悟性极高,40年的剪纸生涯,练就了一身本领,可以不用画稿,不用眼看,瞬间即成作品,花鸟虫鱼、十二生肖、戏剧人物、卡通人物等信手拈来,令人叹服。她注重生活积累,向其它艺术学习借鉴。她的手艺是祖母传承下来的清代剪纸艺术,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栾氏姐妹的剪纸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全国剪纸“东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剪纸继承发扬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的特色,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称她为“中华神剪”。“中华奇剪”。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努力,栾淑娟练就一手绝活,在剪毛功上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达到一厘米30多根细毛。凭借她高超的技艺,创作了“百龙图”“百凤图”“百虎图”“百狮图”“百鸡图”“百猴图”“百狗图”“百马图”等10米长卷和古代窗心,被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领导或知名人士收藏,还多次应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现场表演剪纸技艺。她的作品精致、巧妙,或细若游丝、或气势恢宏,刻画的人物、动物形象活灵活现,无一不体现了精湛高超的剪纸技艺。具有相当的收藏、欣赏价值。

孙德民,现为砂大碗制作技艺烟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栖霞市臧家庄镇东山庄村,“砂大碗世家”。是“德民窑陶艺坊”第17代传人,也是烟台市非遗项目,“栖霞砂大碗”技艺传承人,十六岁跟随父亲学艺做胚烧窑制作砂大碗,打下了坚实的技艺功底。至今已有40多年,全面掌握选土备料,踩泥、揉泥、打胚、晾晒、装窑、烧制等工序,做出各种碗,碟、盆、壶、锅、杯子、花瓶等各种精美的土陶器具。2017年实验中学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砂大碗制作技艺”传承人孙德民同志担任我校2017一2018年度“多彩实践日”课程砂大碗制作专业辅导老师;2016年烟台书刻艺术家协会授予孙德民同志非遗传承功勋称号;2019年8月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推荐“砂大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入展作品”;2020年8月18号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非遗书画院、非遗书缘(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将孙德民砂大碗制作技艺纳入中国非遗优秀人才数据库备案;2019年12月被烟台市文化旅游局命名孙德民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砂大碗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烟台和壹博物馆有限公司(下称和壹)是烟台首批“十强产业”品牌企业、2022年首批山东省“山东手造 优选100”入选单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文旅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探索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和自然教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提供场馆、景区托管与运营全产业链服务。和壹以“生态、艺术、保护”为品牌基因,以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家,融合雕塑、绘画、摄影、生物等多元文化,造就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标本艺术殿堂,将来自世界各地、有合法来源的臻藏之作,提供给全球众多的博物馆、科研机构和私人收藏家。2017年以来,和壹连续两届参加“世界标本锦标赛”荣获专业组一等奖、鸟类世界第一名、世界大师组第二名等重大行业荣誉,成为全球首个登上国际标本颁奖台的华人团队,为世界贡献中国标本技术方案,使中国国旗首次在国际标本大赛上升起,赢得全球同行为“中国制造”点赞。

栖霞代家卧牛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依托代家村设立非遗工坊,主要有生产经营非遗项目有麻艺编织、麻编、草编、柳编、棒槌花编、灰豆腐、花饽饽、剪纸、针织品、葫芦雕刻,并提供非遗生产体验和研学活动。项目传承人王衍富,荣获山东乡村旅游创业之星,山东工会农民工创业之星,山东省济南百花洲签约手艺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威海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威海文登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起学习编织技艺。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比赛山东赛区选拔赛编织类三等奖,威海国际艺术博览会创意设计奖,威海文登艺术作品展金银奖等。作品被山东电视台,湖南诗词博物馆,山东省文化馆等收藏。

关键词: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