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追光者”让光伏成为新风口

频道:悬疑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在触“光”即涨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注意到的是“追光者”们是真转型还是趁机炒作。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近30家上市公司跨界到光伏行业,其中有经营兽药的绿康生化,有生产耐磨材料的华民股份,有主营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有做生猪养殖的正邦科技……

触“光”即涨 在触“光”即涨的大背景下,需要注意到的是“追光者”们是真转型还是趁机炒作。图源/hellorf

“光伏行业产业较多,其中大部分产业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且与普通的电子、五金、塑胶、化工等行业产生交叉,不仅没有特别的技术壁垒,相对利润水平还更高。”兴储世纪总裁助理刘继茂表示,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光伏整个产业链的利润都高出一大截。在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情况下,传统光伏企业并没有能决定胜负的先入优势,反而是后来者能够直接采用新技术,完成超越。

与此同时,在触“光”即涨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注意到的是“追光者”们是真转型还是趁机炒作。

但是,江苏阳光总资产为48.06亿元,净资产仅为23.34亿元,在资金面上几乎难以撑起超200亿元光伏大项目。这让人不得不质疑,江苏阳光跨界光伏到底是真转型,还是借机炒作?

记者梳理发现,在26家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明确表示跨界到光伏发电、光伏电站的有15家,其余的则分散在光伏储能、光伏支架、硅片等领域。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表示,在光伏产业链中,光伏电站是光伏设备的应用场景,也是末端市场,进入这个领域风险是比较小的,因为光伏电站既有能源属性又有金融属性,光伏电站投资既是绿色金融资产,还可以参与绿电交易,是很好的投资标的。

据祁海珅所言,光伏发电、电站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是前期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但得益于国家在新能源体系建设上的支持,光伏发电、电站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国家优惠政策。这一制约因素也在无形中消弭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跨界公司热衷于光伏发电与光伏电站建设,作为末端产业,光伏发电与电站建设一直占据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半壁江山。技术层面上,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已趋于成熟,成本快速下降。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占据全球前列,在世界上尤其突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大体占全球光伏发电量的1/4。2018年全年,中国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43GW;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已超过170GW。目前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8席,中国大陆企业光伏组件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2%以上。

在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也正在加速扩产。以光伏热场碳、碳部件市场的龙头金博股份为例,光伏热场碳、碳产品是金博股份主要收入来源,公司目前市占率超30%,位居全行业第一。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光伏业务占比在2017—2021年间均超95%。

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受疫情影响,在光伏产业链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装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但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仍达170GW。 在刘继茂看来,今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并网达到10.86GW,同比增长234%,组件出口达65.9亿元,同比增加110%,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势头。光伏产业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光伏市场本身不存在问题,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没有错。

关键词: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