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中太子为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由于不是嫡长子本来是做不成太子的,但是他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大唐王朝,挽救了自己父亲、兄弟和姑姑太平公主的生命,从而当仁不让的成为皇位继承人。
(二)韦后的阴谋和李隆基的反击
中宗老婆韦皇后可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他出身于京兆韦氏,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同时和武则天有许多相似之处,漂亮且有主见有野心,心狠手辣,但是却不如武则天善权谋,懂政治,她也想像婆婆武则天一样登基称帝,成为女皇。传闻老公李显就是被她毒死。
现在老公李显死了,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但是才15岁,自己垂帘听政,大权在握,宰相和朝臣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在心腹宰相宗楚客等人的鼓动下她也想效仿婆婆武则天发动天授革命,自己登基称帝,建立韦氏王朝。
而摆在自己面前最大的阻碍当然就是先皇的弟弟相王李旦、妹妹太平公主。这两人都是李唐皇室子孙,高宗皇帝的血脉,声名显赫,一向在臣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自信心膨胀的韦皇后听信术士及宰相之言,决意效仿武则天发动革命,建立新朝,登基称帝,同时消灭相王和太平公主,为此他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她伙同上官婉儿伪造中宗遗诏将相王和太平公主排斥在托孤大臣之外,使他们远离权利中心,利用祥瑞制造舆论,并安排自己的侄子担任禁军将领,掌控禁军,自己的堂兄弟掌控南衙十六卫,韦皇后如此安排,彻底掌控了军队。同时从关内道调五万兵马卫戍京师,以防变故,宰相韦温是韦皇后的堂兄,被任命为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总掌全局。但是韦温不知兵事,韦氏诸人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威望,这也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韦后为什么用的都是堂兄弟、侄子?难道韦皇后没有亲兄弟吗?有,但是当初老公被婆婆武则天废掉,他和老公被贬到均州,他亲爹被贬谪到钦州,后来病死,随后全家都被当地蛮族杀害,这就包括她的四个亲兄弟,没办法,现在只能靠侄子,堂兄弟。同时他派兵控制远在均州的李显的次子李重福,避免他回来争夺皇位(李显长子被二张谗言陷害早已自杀)。
刀都要架脖子上了,那么相王李旦是什么反应呢?没反应,不光他没反应,他的五个儿子除了第三子李隆基外都没反应,原来长期的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政治高压下,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傀儡生活,生命时刻受到威胁,为了保命他早已养成了恬淡、低调、逆来顺受的性格,而他的儿子们也长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也变得和他一样,这从大儿子李成器后来拼死拼活要让出太子之位也可以看出来。只有第三个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是个另类。
李隆基性格开朗,足智多谋,且结交甚广,喜欢搞音乐、打马球,喜欢美女、喜欢交友,吃喝玩乐,但是却并不是纨绔子弟,他的朋友里面不仅有刘幽求这样张良一类的智谋之士,也有张暐这样的地方富商,还有长安城的高僧普润禅师,更有麻嗣宗这样的军中人士,后来他又有意结交北军和万骑(禁军)中的下级军官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他发动政变的骨干。而且京城中的朋友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阿瞒”,这是把他比作三国时的曹操,说明他有曹操一样的权谋,性格。
不仅如此,太平公主也将铲除韦后、延续李唐国祚的的希望寄托在李隆基身上,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和金钱来帮助他,然而李隆基心机颇深,一直对姑姑太平公主和父亲严守自己的想发动政变铲除韦后集团的想法,只是劝姑姑安分守己,这也导致后来公主觉得李隆基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不能对他有任何的信任,从而导致两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在韦后紧锣密鼓准备发动革命、铲除异己的危急关头。韦后心腹兵部侍郎崔日用向李隆基透露了韦后要发动革命并要圈禁相王和太平公主全家的消息和时间,为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大唐国祚不落入韦氏之手,在刘幽求等人的开导下,李隆基终于下定了最终的决心,发动政变,铲除韦氏集团。
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即将爆发,而这将再一次改变了大唐历史,李隆基能顺利的完成铲除韦氏集团的目标吗?相王李旦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李隆基又是如何成为太子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我将继续为您讲解《唐朝诡事录》背后的那些精彩的大唐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