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队开始走进川西高原,十年时间,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精诚团结,演绎出无数倾力、倾情、倾智的帮扶故事。杨斐从综合执法队员到“网红书记”,他将大山里的优质牦牛奶转化为产业;王智强对物流心心念念,用昂贵的松茸做了一场时效性的试验。《雪域“追光者”》讲述了杨斐和王智强对口支援四川省涉藏地区的倾情故事。
看到战友们主动作为,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增收,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同样作为对口支援干部,在学习的同时,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何保住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我们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需要书写的篇章。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必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掌握知识,苦练本领,为实现道孚县全面乡村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甘孜州丰富的自然资源还等待着进一步开发利用,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挖掘,结合道孚实际,制定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对口支援项目,助力道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个个的我们也许很渺小,但是有无数的我们在前赴后继。我们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成为各自工作中的“追光者”。
乡村要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产业要振兴,关键在创新思路。杨斐、王智强两位挂职干部通过调研问诊、拓宽思维、找到出路,把对口帮扶地区特色产业振兴引向了正确的发展之路,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青羊区对口帮扶甘孜州得荣县22年来,帮助当地产业实现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伟大时期的亲历者、实践者,我们将继续发扬青羊帮扶干部披肝沥胆、踔厉奋发的精神,把得荣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得荣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作为共产党员,要主动作为,为实现共同富裕拿出使不完的劲。杨斐为更好地走进人民,自学藏语。王智强为将松茸保鲜,搭平台、考路线、为百姓的收益分秒必争。而我们得荣县医疗队,也与他们一道,拿出真心,用情奉献,全队都应在自己的领域上铆足马力,牢守健康关卡,为民造福。
我们和他们一样,都认为真正的帮扶要走出去,走向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才能收获和巩固成效。我们开展巡回医疗、“两癌”筛查、站点式乡镇医生培训,正因我们也在得荣县“追着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勤于思考的品质,实事求是的精神,统筹协调的能力,持续地带动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答卷。
杨斐用真情融入乡村,探索定位当地特色产品,寻找加工合作企业,通过直播带货闯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王智强巧妙利用三级物流双循环系统,收集信息,整合资源,节约时间,开创了电商、物流、村民三赢的局面。他们是真正的“追光者”,用真情探索,用智慧创新,谱写着雪域高原乡村振兴的最美乐章。
通过观看此片,我深受感触。我和他们一样,同样是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我们是队友,但他们更是我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理念、信念、激情、坚持、努力和百折不挠。成就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在短短几十分钟影片的背后,我更能感受到他们的辛勤、辛苦、辛劳付出。结果是喜人的,也是令人鼓舞的。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时刻牢记帮扶队员职责,以为群众谋福祉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