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人生大事》丧葬文化与小人物悲喜剧,中国通俗电影的另一种发展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原标题:《人生大事》丧葬文化与小人物悲喜剧,中国通俗电影的另一种发展

2022 年六月首映的中国电影《人生大事》,票房突破 17 亿人民币,取得商业面向的大胜。电影由新导演刘江江执导,

2022 年六月首映的中国电影《人生大事》,票房突破 17 亿人民币,取得商业面向的大胜。电影由新导演刘江江执导,《动物世界》韩延监制,朱一龙与童星杨恩又主演,于武汉拍摄,并以武汉语为主要语言。

题名人生大事系指死亡,由此带出中国的丧葬文化。朱一龙饰演的殡葬工作者莫三妹,意外抚养一名在外婆死后顿失依靠的灵巧女孩小文,电影以此为故事主轴,发展亲情电影的通俗魅力。

《人生大事》主要故事线有两条,一方面是不成材的莫三妹与长年从事丧葬工作、行事严谨的父亲,具有难以磨合的世代冲突;另一方面则是莫三妹在抚养小文的过程中,从原先的焦躁转向,学会承担与责任。

在 112 分钟的片长里,《人生大事》来回穿梭这两条故事线,老父与幼女、叛逆与责任,由十足烟火气息的主角莫三妹为主体,发展电影故事。

在非血缘亲情的面向,尽管风格并不相关,但在非典型职业的人物组合中,美术造型上偶尔让人想到是枝裕和的近期电影。

更有可比较性的,或许是同样在今年取得票房胜利的中国电影《奇蹟・笨小孩》。该片由《我不是药神》文牧野执导,以独力抚养妹妹的青年(易烊千玺饰演)力争上游,开设小型电子元件厂,实现经济翻身的梦想,是十足的白手起家神话。

从《奇蹟・笨小孩》或《人生大事》,观众会见到另一条当代中国想象:电影焦点放在贫穷、经济压力,并且有意识地呈现出社会对于底层的歧视目光。

电影依靠这些底层元素去发力,吸引观众投射或是愤慨,却又用程度不一的小人物悲喜剧,较为戏剧性地去提醒观众这毕竟是一个故事,藉此来冲淡现实色彩:努力不会被辜负、人间满是温情、希望与绝望总是六四开,在结局重新建立出一种未必坚实的生活可能性。

与文牧野的电影相似,《人生大事》的根基主要依靠打打闹闹的小人物魅力,加上主要演员朱一龙颇富明星魅力的表演。形象上,让人联想到台湾电影《当男人恋爱时》,让邱泽透过花衬衫、啃甘蔗脱离偶像光环,同时保持男性魅力。

《人生大事》故事更微妙地透过女孩小文的舅舅:一个生活无虞,却在家庭里没有话语权、生活中没有主动性的软弱中产阶级男性,去对应主角莫三妹的特色:所谓的正义感、明显的自我毁灭倾向,还有粗野的性别气质。

主演朱一龙在肢体与形象上的诠释,颇为称职地让这个角色的魅力可被观众接受,然而,较为致命的是,在一个充斥大量戏剧性转折的剧本中,这些角色具有先天枷锁,并未留下有待发展的空白,或展现惊喜的可能。

《人生大事》在剧本方面,导演暨编剧刘江江虽然让殡葬业者生离死别、光怪陆离的在地故事性,成为《人生大事》较好的着力点,电影败笔仍发生在剧本松散的架构,与透过突兀剧情转折强行理顺故事的连续剧式发展。其中偶见来自在地文化的光彩,仍有吸引人之处;一方面,观众看到孙悟空与哪吒的温馨亲情氛围。

但另一方面,电影却又时常用临时建立的目标,去迫使主角继续处於忙碌状态,假设有个观众每一小段时间离开一次,再回来看电影的故事进展,会发现无法连接,因为主角又开始处理另一个不同的标的,他五分钟前在忙着怎麽办一场大型葬礼,五分钟後他开始处理一个资料修复问题,还来不及关心他的成败,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人生大事》是窥看中国流行文化的一扇有趣小窗,它有别於战狼电影或献礼片要靠国族主义发力,也不讲不食人间烟火的都会男女,或架空世界的古中国先侠传奇。

这类电影更依靠一种亲近社会的号召做出发,甚至主动去提及一些接近社会问题的元素(社会歧视、经济、法规)。尽管过多的戏剧性或类型元素,目前遮盖住电影与角色本身的灵气,让我们无法看见底下的东西,但这仍是一个稍有趣味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人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