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最后是个刚会蹒跚走路的孩子。”在押着小姑娘去目的地的时候,因为小姑娘年纪还太小,路都走不稳,所以党卫军卫兵总是会友善的将其托稳。可也正是这群人,到了后来要处死小女孩的时候,冷酷得就像一群杀人机器。
从《辛德勒名单》电影里所展现的画面能够看出来,那些纳粹士兵们,在从事某些工作的时候,表现得就像是个正常人,但在进行残酷压迫的时候,却又血腥得像是一瞬间失去了所有人性。
实际上,当时许多纳粹深受希特勒等人所鼓吹的种族主义所影响,错误地认为犹太人、吉普赛人等,是“被否定的族群”。这些纳粹士兵以为,将这些人关在集中营内,并为这些人分配各种各样的劳动任务,是在将这些人的思想重新“扳正”过来。
然而,那些被种族歧视思想牢牢占据大脑的纳粹,在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在纳粹德国的屠车已经轰隆隆地开到了各个地区国家之后,除了让自己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这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之外,已经很难再回头。
一开始的时候,遣送名单上并没有弗利德的名字,但当时对遣送去向还并不完全清楚的弗利德,在最为危急的时刻,选择了和家人站在一起。弗利德主动和纳粹表示,要求在遣送名单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虽然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但纳粹最终同意了弗利德的要求,并在数天之后,将弗利德和巴维尔一起送入了毒气室。这名绘画老师,在临走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将自己教过的孩子们的画作仔细包裹并藏好。
当时纳粹德国败局已定,从1938年开始,死亡人数就猛烈上升的集中营,在1944年年底之后,管理进一步混乱,看守们甚至打破了不对囚徒性侵犯的规则,直接用女囚徒在集中营内修建了军妓院。在这种时候去到集中营,无疑是死路一条。
而当最后要处死罗玛,罗玛天真地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党卫军士兵的眼里也闪过了一丝犹豫。只可惜,最后那名行刑人依旧没有停下动作,还是冷酷地将罗玛推向了深坑。如果不是集中营内所策划的那场暴动,也许年幼的罗玛,将永远地埋在那黑暗的沙坑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