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珠海:锚定“产业第一”路径笃行不怠

频道:科幻小说 日期: 来源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底气,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标与路径的背后,是时与势的因缘际会。5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大学生奔赴而来,成为珠海发展“合伙人”,这座海滨之城正成为新产业、新经济的策源地,澎湃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新动能。

“时”是发展窗口期、机遇交汇点。如今的珠海,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建设的东风,理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势”是发展关键期、产业新起点。5年来,珠海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升至全省第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二,不断向上攀升的曲线,成为珠海转型升级的有力注脚。

立足“昨天”的坚实根基,筑牢“明天”的发展优势。珠海正以快节奏、高效率、抓落实,将发展蓝图变成“施工图”,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过去,人们提起珠海想到的是旅游、养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珠海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春生,更加坚定了在珠海发展的信心。

从市场主体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链培育,5年来,珠海全面发力全面争先,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珠海出台专项产业扶持政策、参与设立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落地“中国芯”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系列力促产业链壮大的专项政策、投融资、招才引智等行动部署迅速铺开。

不仅产业链实现整体跃升,极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也相继涌现。今年3月,聚焦信息网络领域的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继炬芯科技、珠海冠宇之后珠海第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去年以来,总投资170亿元的高景大硅片项目建成投产,抢滩光伏市场;总投资180亿元的爱旭光伏电池项目和总投资115亿元的德尔塔摄像头模组项目加快建设,打造珠海“智造”新标杆。

在去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加入飞行表演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再次吸引世界目光。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图纸设计、研制、总装等环节均在珠海完成。

从AG600到“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到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平台“天琴计划”,珠海创新实力屡屡在国际尖端领域崭露头角。

“这里有高水平科研平台,还有优良的人才环境,选择来这里是很正确的决定。”从澳大利亚归国的博士王慧如此评价珠海的科研环境。

事实上,珠海的确称得上是一座创新之城:5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4.03件,位列全省第二;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全国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博士、博士后,作为人才金字塔尖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珠海,超4000名博士人才活跃在各大行业领域。

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相互交融,力促产业加快发展。许多鼓舞人心的故事正在上演:邓剑钦博士后进入珠海光库科技,推动企业光纤激光器件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珠海企业普米斯,以高达70%占比的在职研发人员进行新药研发,其靶点新药成功获批在美国开展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今年4月底召开的珠海市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发布会上,珠海重磅发布产业“人才十条”措施,聚焦珠海重点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布局“人才链”。

在资源投入方面,新政提出在市级人才工程中,90%以上的人才资金、人才项目将向珠海重点发展产业倾斜;将以体制机制改革来支持企业充分享有人才选用自主权。

“这意味着,珠海将从行政思维、政府主导模式,转向市场思维,企业主导模式。”珠海市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李腾东说,珠海将顺应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思维、用人主体主导的模式,为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靶向引才。

“线上提交申请资料,半天时间,手续都办好了!”日前,来自外省的李先生完成了在珠海创业的第一步——商事登记。他感慨地说,珠海开办企业的便利度,真正彰显出“特区速度”。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着力打造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市场有活力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奔向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珠海,正吸引着更多企业投资、人才落户、资本汇聚,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对环境的感知最为直观。总投资180亿元的广东高景太阳能大尺寸单晶硅片制造基地项目,跑出了落地投产“加速度”。“从动工建设到投产,仅仅用了140天。”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说,项目真正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企业有需求,政府马上办。据统计,珠海在解决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堵点上持续发力,目前200余项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取消,400余项行政管理事权下放到行政区(功能区)及工业园区,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珠海承担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重任,这意味着珠海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必须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

“一站式”周到服务随处可见。不久前,在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28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入驻。珠海高新区现场颁发“企业服务卡”,同时安排专人对接,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落地服务。

做优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珠海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一套贯穿“招引、决策、落地、投产、达产”全流程的闭环服务管理机制,如首创建立“企业管家”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和“双容双承诺”的标准化落地制度等。

“珠海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将为城市塑造新优势。未来我们不仅会加大投资,也会积极向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荐珠海,与城市共谋发展。”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涛说。

近日,珠海正式印发实施了《关于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以及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人才集聚、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流程再造方面5个十条试行措施和3个考评方案,打响产业发展攻坚战,护航珠海经济稳健前行。

产业发展系列政策,为珠海市落实“产业第一”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紧紧围绕珠海“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系统梳理了全市产业定位、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实施路径。

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4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低于30%;全市新增15家以上百亿级制造业企业,上市企业超过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

在产业布局上,珠海将着重打造东西部两大“引擎”,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其中,东部片区以高新区后环为先导区打造未来科技城,对标深圳高新区,集聚高密度创新要素、打造高水平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高品位产城融合典范,以新技术、新产业打造新引擎、新高地。

西部片区以广东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富山工业园二围片区为起步区,重点对标苏州工业园,加快整备可连片开发产业用地,以大空间、大投入牵引大项目、大产业。全市各个产业园区聚焦各自主导产业,“一园一策”打造低碳化、智慧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方案》共提出了“产业立柱”“招商引资”“园区提升”“强核赋能”“要素保障”“服务流程再造”六大行动,所提的一系列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措施,力度前所未有,不少政策举措为珠海首次实施。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丛山介绍,为确保“产业第一”政策落地,珠海市将按照1年100亿元、5年不少于500亿元的标准,实施园区配套倍翻计划,解决当前园区配套滞后的问题;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备不少于7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走进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外观虽然和普通园区相似,但内部设计却大不一样:这里拥有宽敞的卸货平台、高承重电梯、高层高的设计标准。

“在这里,6台大型车辆可同时卸载货物,大型设备上楼也非常便利,有利于高端制造类企业研发生产。”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如此介绍。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创新模式,即从供给侧层面推动土地与空间要素的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也要求建筑方在物流、动力、层高、荷载、绿色节能等方面,探寻符合企业需求的方向助力城市更新发展。

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项目二期是珠海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该项目通过“工业上楼”模式集约利用产业用地,盘活了低效用地,较原址五金厂房建筑面积约扩大0.4万平方米,该园区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3年内,园区企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

为助力人才“引育留用”,该工业园区还集中配套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空间,打造可安居、可乐业的“蓝领社区”。“入驻这个园区,我们幸福感很高!”广东若贝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强博士感慨万千,由于企业生产有大型机器设备,过去只能找平房或者一楼的厂房,但在这里机器可上楼、工作环境可媲美写字楼。

不管是招商引资项目,还是增资扩产项目,落地珠海的第一道关就是——土地。这也曾是制约珠海产业发展多年的一大因素。

日前,在珠海发布的“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中,“要素配置十条”措施提出,要以创新举措升级工业用地供给方式,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珠海将会涌现出一批新探索、新实践。而珠海高新区首次探索的“工业上楼”产业模式,未尝不可作为其中的参考路径之一。

●过去5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落地,澳门4所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关键词:第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