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侄子为叔叔养老送终,法院判令依法分得遗产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

频道:惊悚电影 日期: 来源

近日,东光法院审理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侄子因履行了生养死葬义务,所获遗产终获保护。

冯某的配偶及唯一子女均先于冯某去世。2019年12月,冯某因病去世,侄子冯某某操办了丧葬事宜。冯某生前有一处房产,为其个人合法财产,其病逝后由其侄子居住。2022年3月,冯某的孙女张某将冯某某诉至东光法院,要求继承冯某生前所留房屋。冯某某对张某的身份予以认可,但认为自己有权利获得该房产并提交了代书遗嘱及视频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据。原告以该代书遗嘱没有冯某签名、不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冯某患有老年痴呆不具有立遗嘱能力、证人多为被告亲友等为由,主张该遗嘱无效。为此,办案人员进行了多方的调查走访和缜密的证据调取审查。

经审理查明,张某系冯某的孙女,在父亲去世后改随母姓,是冯某唯一合法代位继承人。冯某的侄子冯某某自冯某的儿子去世后,在日常生活及生病就医等方面给予了冯某主要扶助且在冯某去世后操办了丧葬事宜。结合冯某的病历、生前在银行办理业务的影像及仅在业务凭证中捺手印的情形、设立遗嘱现场视频资料、证人出庭作证的证言等情况,认定将所留房产赠予侄子是冯某的真实意愿且是附义务的赠予,冯某因行动不便未能在代书遗嘱签字,但按手印与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代书遗嘱实质上具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结合冯某侄子已履行生养死葬义务的事实,东光法院依法认定冯某所留房产由冯某的侄子所有。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随着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可以在网上查阅,法院的裁判行为置于民众的视野内,这使得法院的裁判对民众的影响和引导更加深远。可以说,每一份裁判就是一张法制宣传单,每一起案件就是一个社会风尚的指向标。因此,人民法院在司法裁判中不仅要引领规则更要坚持良好的价值导向。遗产继承纠纷案件背后暗藏的是孤寡老人的赡养扶养问题,我们要通过裁判的方式让民众认识到“自愿履行义务者的权利能更好获得法律保护”,向社会传递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人民法院应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中,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中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不断为社会注入向上、向善的动能。

关键词: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