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在美国,一方面," 亚裔女性是 P 站上的一个分类 ",另一方面,她们 " 又完全不承认自己的性欲 "。
大概是为了回应这种刻板印象吧,最近,有一部年度 " 奇片 " 的横空出世了。
关键是,出自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华裔女性之口。
这一次,亚裔女性在性方面 " 主动出击 "," 毫不遮掩 ",并用以往凝视女性的目光 " 凝视 " 着男性——
阿什利 · 朴饰演的奥黛丽从小被美国白人家庭收养,聪明勤奋,活得标准又优秀,如今是个律师。
楼楼(雪莉 · 可拉饰)来自中国移民家庭,ABC,和奥黛丽住在同一个社区,两人是发小,情同姐妹。
奥黛丽因为工作关系,要到北京出差,由于不会说中文,她带上了好闺蜜楼楼充当翻译。
奥黛丽的中国客户,听说她是被从中国收养的,力邀她和生母一起,参加派对,并许诺,会在派对上签合同。
为了拿下客户,她只能和朋友们开启寻母之旅。
一起的还有楼楼的 kpop 人表姐 Deadeye(萨布丽娜 · 吴 饰),还有在北京拍戏的大明星凯特(许玮伦 饰),她是奥黛丽的大学室友。
听起来,是个平凡的寻亲故事,着实老套。
它生来就自带使命:打破凝固在亚裔女性身上的刻板印象。
《兜风》在这一层面,做得很用力。
它用相当极端的方式颠覆了大家心目中亚裔女性形象。
奥黛丽和楼楼与各自父母的相处方式,代表着中式含蓄与美式外放两种理念。
一边是看他们像看大傻子。
所以,你以为楼楼其人也是内卷、保守、中规中矩?
她脑袋里想的最多的就是男女那档子事儿。
但,曾经也是风里来浪里去。
据奥黛丽透露,某隐私部位还有文身(这里是重要伏笔)。
奥黛丽和客户玩互扇耳光的游戏(黑人问号脸),一不小心扇猛了,满堂哗然,只有她露出崇拜目光:
被喝高了的奥黛丽吐一身,直接拿起路边环卫工人的水管子就往身上浇,完事儿还做了这个动作:
有媒体提到,影片证明,美国的亚裔女性喜剧演员可以像他们的白人男性同行一样有趣、下流和成功 ……
导演阿黛勒 · 林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到。
我妈妈和奶奶是非常非常棒的女人,她们也会去教堂,但在闭门之后,她们也会有那种有点下流的幽默感,她们会私下咯咯地笑。
所以我真的想展示我经历中的这一面:就像,我要写女孩和她最好的朋友之间会谈论的话题。
如果以憨豆先生罗温 · 艾金森的话为标准:喜剧的职责就是去冒犯任何事物,或者必定会具有冒犯的潜质。
整部电影,可以说是一盘冒犯的、嘲弄的、吐槽的笑点大杂烩。
这样几位完全没有 " 传统亚裔女性 "" 应该有的样子 " 的女士,不仅把男性变成了彻底的性符号。
不少观众批评它有太多刻板印象,的确,它的世界构建在一个想象的中国和韩国之上,许多笑点甚至基于东西差异的刻板印象。
有的更叫人哭笑不得。
四人一起坐火车去乡下,软卧车厢,上车居然要自己找座位,一看就是没坐过我们的火车哈。
紧接着她们在车上结识一名美国姑娘,她竟然带着一大包毒品。
过于离谱,简直是对我国铁路交通的安检严格程度、安全程度一无所知,更何况,这趟还是从北京发的车呢。
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在加拿大,并没有真的来到中国取景。
许多配角演员的普通话都不流利,甚至连乡下的奶奶都说得一口地道英语,很明显都是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或亚裔演员。
甚至于,尽管表面上看,电影前半部分讲了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但跟现实中的中国关系并不大。
这只代表着她们人种和血缘上的故乡,更是四闺蜜能在白人主导社会里,相互亲近的缘由。
" 老外 " 是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统称,但他们身处异国他乡,自己才是真正的 " 老外 "。
另一处是奥黛丽微妙的心态。
她是亚裔,却歧视其他长着相似面孔的亚裔,反倒是对美国白人更亲近。
这是一部面向于美国亚裔群体的喜剧片而已。
无论是主动自我隔绝于主流社会,还是为了融入主流社会拼命摆脱自己的血缘,都是美国亚裔难以获得真正的身份认同的写照。
用性喜剧的形式,在架空的中国、韩国里,上演了一出娱乐属性满级的闹剧。
正如有影评人发推指责影片 " 物化男性 "" 针对白人 " 时,导演立刻回应," 我得弄件 T 恤,上面写着‘物化男性、针对白人’ "。
影片在当地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和 1440 万美元票房。
但对受众来说这都无所谓,因为这夸张与恶搞之下,所传递的却是 " 女性视角 "" 寻找自我 " 等大众意义上可以感同身受的价值取向。
这几乎像是蹭流量,圈地自萌的一场自嗨。
咱们绝大部分的爆款国产片,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