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收缩等不利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20.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利用外资质量提升,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8%。外贸外资在重重压力下持续稳中提质。
“在全球外需增长乏力、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上半年外贸成绩来之不易,显示出外贸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赵萍表示。
上半年,我国外贸总体规模实现了2.1%的正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加4000多亿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湧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口多为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相比之下,我国同期外贸发展成绩要好于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
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在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较快。”赵萍表示,新型高技术产品正在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此外,从区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区、东北三省开放发展步伐加快。
“短期数据波动并不影响外商投资持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
上半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35.7%。“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表明中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仍然是吸引跨国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表示。
专家表示,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但我国稳外贸稳外资仍具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的52.7%。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1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30.7%。“近年来,民营企业超过外资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但外资企业进出口依然占据稳定份额。因此,稳外贸必须同时稳外资,在一定意义上,稳外资就是稳外贸。”王晓红表示。
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实施,为稳外贸稳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集中的城市,今年上半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22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544家。2023年以来,江苏拿出务实举措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酝酿出台《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切实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对全球优质资源的吸引力。
稳外贸方面,今年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杨长湧表示,近两个月外贸增速明显回落,对此要保持警惕。他认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少“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较高活力,且开放合作愿望比较强烈,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
赵萍表示,完成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目标,要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方面持续发力。要利用好RCEP全面实施生效新阶段的制度红利,助力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管控的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下半年,全球跨国投资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使得我国引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同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构成的综合引资优势也在不断强化。”朱冰表示。
此外,在继续落实好现有稳外资政策基础上,我国将聚焦外资企业重点反映的公平竞争、投资便利化、要素保障等共性诉求,推动出台新一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通过继续办好“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外资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