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些内容,披着这些经典动画人畜无害的外衣,却包含许多色情、暴力、凶杀……元素,让人看后深感不适。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这些视频往往看起来很“正常”,仔细观看才会发现,舒缓的音乐背景下,卡通人物们却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喝酒↓↓↓
原本可爱的小猪,竟然是一个“魔鬼”——面目狰狞拿着手臂粗的针管,不断扎向尖叫痛哭的佩奇↓↓↓
2017年,视频网站YouTube的儿童频道(YouTube Kids)上,突然出现大量以卡通或儿童剧形式呈现,却包含大量色情、血腥暴力、恐怖、虐待等等儿童不宜情节的视频。
这样诡异的视频是如何产生的?曾有外媒报道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在一家儿童暴力动画公司做动画剪辑师的离奇经历。
其工作内容是编辑冒牌知名卡通人物的动画,每人只负责几秒钟的影片,动画师之间不能交谈,没有人知道动画的完整内容;走廊里经常有员工哭泣,有时会有小孩子出现,上司对这些现象无法给出合理解释;他几次在工作邮箱里收到诡异的儿童视频,视频中的儿童做噩梦、被殴打,甚至被注射不明液体;他甚至发现,他的上司们聚集在会议室里一起观看恐怖的虐待儿童视频,随后他就被辞退了。 而后其发现它们制作的动画片,都是带有血腥暴力或软色情内容的动画或真人小短片,有些还涉及虐童的镜头,它们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作为主角,通过推荐影片连接到更多类似短片。
近日,新浪微博博主@肉呆大魔王发布的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博文,已被转发超过12000次,评论超过1400次↓↓↓
2013年,江苏省一名9岁男童就曾因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将同村两名5岁、8岁的小伙伴烧成重伤。虽然法院最终判决被告监护人承担60%的责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承担15%的责任,但是这件事无疑毁掉了三个孩子的童年。当时,就曾有不少家长就曾强烈呼吁对于电影的分级制度。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一制度。
目前国际通行的方式是由政府和行业协会出面牵头,制定一套符合国情的内容分级制度,其目的是告知监护人可能存在的内容隐患,告知内容分发平台及渠道能够为这些内容分配多少流量和资源。在美国、日、韩等国家,电影分级制度被认为是有效降低影片中粗俗暴力镜头对孩子伤害的方法。
此外,在目前的情况下,行业从业者及监护人也应该存在把关意识,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的内容过滤和审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