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优劣难辨的古偶大乱斗。
哪一部是你的下饭神器?
Sir 挑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先看争议最大的它——
这海报,这滤镜 ……Sir,你审美退化这么多吗???
本来看完预告,Sir 就认定了又是一部高度雷同的甜宠。
但《安乐传》在裸奔无宣传的情况下,依然喜提全网第二的热度。
还有吵翻天的两极口碑,反而勾起了 Sir 的好奇——
但被观众集体吐槽后,剧方的虚心态度也算加分吧——
而在 Sir 看,《安乐传》的小突破在于反套路。
女性意识崛起,玛丽苏和傻白甜都不吃香了,年轻人集体抵制恋爱脑,国产剧又玩起了忘年姐狗恋的爽剧模式。
如很多网友所说,《安乐传》空降首播的第一集,观感是有点离谱。
某次在船上遇到海盗,英姿飒爽的她,救下了太子韩烨(龚俊 饰)。
接下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来了。
用三万水师求婚,还动用群众压力,说什么 " 已经共度过良宵,传出去大家都明白了 "……
俩人刚认识,女主是怎么爱上男主的?
不清楚都算了,这性转版的 " 性骚扰 " 又怎么说?
而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和理想,都有自己的执念。
第一集的人设,在很多女观众看来,是傻白甜的性转版。
爱着十年未见,被关在深山的罪臣之女,面对大美女任安乐的攻势,居然完全不为所动。
这禁欲得有点离谱了吧。
他非常确定,任安乐过分主动的背后,一定有更隐秘的动机。
如果把太子设定得过于聪明,似乎也不合逻辑。
毕竟,一个锦衣玉食的太子,又怎么能迅速搞懂复杂的人心呢?
《安乐传》是有在扎实设计人物的。
而这些设计,不能被粗暴地归纳成刻板的标签。
男主对女主的撩,是婉拒后的回避,就是他基于太子身份,唯一能做到的静观其变。
为了立稳水匪的粗蛮人设,她经常故意表现得非常没文化。
还经常乱用成语闹笑话,就像《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
但只要太子余光没注意到她的时候。
还记得前面提过,男主爱着罪臣之女吧——
十年前,她叫帝梓元,她的父亲是朝廷重臣。
太子以一纸婚约为由,阻挡了帝梓元被杀。
可为什么,帝梓元却要反过来欺骗太子,把他当成复仇的棋子呢?
但太子却天真地以为,只要平定朝廷之乱,就能将帝梓元光明迎娶。
这是《安乐传》在角色设定上的进步——
恋爱脑和事业脑,都不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就能随意改变的人设。
如果是男强女弱的偶像剧, 会说女主会借助太子的偏爱,寻求权力的特赦。
她要一个还家族清白的名声,一个能堵住悠悠之口的真相。
如果是盲目迎合的大女主事业剧, 会让男主变得更蠢,配合任安乐的复仇。
但它更想演绎——成人世界里,势均力敌的爱情。
两人的 " 假意 " 逐渐变成了 " 真情 "。
但双方都明白,一个人的本意是借着女主的 " 鲁莽 " 和智谋整顿朝纲,一个人的本意是借着男主的地位和正直达到全面复仇。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两人的互动虽然有点土,有点油,但半真半假,叶底藏花的 " 甜 ",确实带来了不少笑点,可以当成喜剧来看。
但越往后,查出的案件越深,牵涉到的利益越多,俩人互相投入的情感越深,这糖,说不定就会变成让人痛感十足的玻璃渣。
让男女主碰撞出火花的,不仅是那些真实鲜活的互动。
于是在她的眼里。
排在复仇之上的,最重要的是 " 人 ",是千千万万个帝王将相们看不见的,普通人。
就拿她经办的第一个案子来说——
所谓会试,是千千万万个底层人实现阶层上升的唯一通道,多少普通人十年寒窗,掏空父母积蓄,只为进京赶考,谋一份差事。
但如今,这上升通道早已被有钱有权的人给垄断了,甚至于会试的主考官,也被权臣忠义侯买通。
揪出带头舞弊的忠义侯之子,给他以釜底抽薪的打击。
让她产生 " 使命感 " 的,还是这不公之下,那些被忽略,被蒙蔽,被替代,被夺走了机会的普通年轻人。
与任安乐同办舞弊案的,有一个叫黄浦的四品官。
他同样是会试舞弊的受害者。
五次科考,数次被显贵顶替名额,明明有才华,却年过四十,才得了这四品官的位子。
仅仅是道德败坏,欲望膨胀的权臣们胆大妄为吗?
还有每一个出身低微,但害怕担责,害怕乌纱帽不保,而选择抛弃良心,草草结案的基层官员。
剧集里出现了让 Sir 极为感触的一幕:
他接受了杖刑,带着其他官员一起击鼓鸣冤。
誓死,要为素不相识的普通学子们讨个公道。
这个世界上,不仅有高山仰止的节操。
只有年轻的、赤诚的心,才愿意不顾一切地,为那些无法发声的人讨回一点公道。
而这,也是 Sir 能一口气看 6 集的主要原因。
这一次的空降也来得非常突然,所以就如网友所说,看得出来剧情经过了较大改动,台词和嘴型对不上,特效也有点五毛。
当一个类型被认为已经玩不出新意,内卷严重,且积压了无数库存,你敢不敢拆除套路,注入新的变化?
在国产剧普遍只敢打安全牌的今天,任何一次敢错的尝试,都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