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碟中谍7》只拍一半就上映?164分钟还要未完待续,你接受吗?

频道:惊悚电影 日期: 来源

《碟中谍》系列讲述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伊森·亨特执行“不可能的任务”的故事。在《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中,亨特和他的IMF小组开启了迄今为止最危险的一次任务,再度解救全世界的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切合时事,亨特这次的对手不是普通人类,而是AI。故事延续了该系列高潮迭起、节奏紧张的风格,一些情节桥段不失幽默。比如为抵御AI入侵,特工们不得不手工备份数据到纸上;AI控制了语音导航系统,模仿队友声音给亨特发误导信息等,都让观众颇有代入感。

影片上映当日,豆瓣开分8.3分,在IMAX举办的上海观影活动上,其动作场面、谍战剧情、演员表现,以及IMAX的视听效果和沉浸氛围都颇受影迷认可,有人称赞它“在沉浸感上做到了动作电影的榜样”。正如主创介绍,“和汤姆一起拍摄《碟中谍》特技镜头时,是没有限制的,我们每一次都在挑战上一次的极限”。

吴宇森的《赤壁》《太平轮》都曾拆成上下集上映,但由于没有前期受众基础,票房并未得到市场保障。也因此,通常系列片是上下集的前提,拆成上下集上映的电影,大多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比如《速度与激情10》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最终章,《碟中谍7》据说也是该系列的完结篇。此前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同样可以视为复仇者联盟系列最终章的上下集,毕竟《复联3》以灭霸打了一个响指结尾,把能否反败为胜的悬念留待一年以后上映的《复联4》揭晓,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是在两部电影中完成的。

大片奔着多赚一部是一部的想法拍上下集,不少粉丝抱着看一部少一部的心态支持。影迷洪七叔第一时间看了《碟中谍7》,对影片剧情和动作戏场面评价颇高,并且打算二刷。在他看来,同样是拆成上下集上映,《速度与激情10》剧情拖沓注水,看完上部已经让人对下部提不起兴趣;而《碟中谍7》节奏紧凑、故事相对完整,会更加期待下部的上映。“如果能够两部一口气看完当然好,但看电影时间长了也会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吃不消。只要作品好,等待是值得的。”

尽管《碟中谍7》有不错的口碑,但票房破亿用了1天9时46分,不及近期国产片的表现。影片上映前,就有影院经理担心片名明显标注只有上部,会给票房表现带来未知数。“对想要在选片时‘避雷’的观众而言,片方能清楚标明上部当然是好的,但未完成的故事可能吸引的主要是核心受众,使得影片流失掉一部分非核心的观众。”杜梁说。拆成上下集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片名里明确写了上,尽管上下两部影片口碑都不错,但上部票房仅有1.2亿元,下部则有4.02亿元。

上映前,很多观众不知道《速度与激情10》《蜘蛛侠:纵横宇宙》实际只有上集。目前《速度与激情10》票房已近10亿元,但口碑仅有6.2分。抱着告别心态来影院的观众吐槽,这只是一个大结局的“超长预告片”。《蜘蛛侠:纵横宇宙》前半段故事进度较慢,后40分钟几乎都是高潮,在主角生死关头突然结尾。观众赖女士认为,这样的结尾方式非常大胆,也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好在许多伏笔在收尾时有所交代,炫目的视觉效果和超凡想象力也提高了影片观感。“蜘蛛侠是个超级大IP,观众还会有耐心和容忍,如果它是一个原创动画作品,这样做很有可能就会丧失大部分观众。”

如今,许多单部上映的影片也越拍越长,120分钟的时长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了吗?“现在精品剧集的火爆推高了制作水平,在较长的时长里将一个故事铺垫得更完整,相比之下,电影120分钟的时长也许对导演表达和满足观众需求来说都是掣肘。”洪七叔认为,时长为内容服务,此前扎克·施奈德的《正义联盟》院线上映片长120分钟,但口碑遇冷,后来线上推出长达24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就获得观众认可。“有些内容可能120分钟内讲不完,也讲不好,只要能把故事讲好,拍多长我都不介意。”

橙影在影院看的最长电影是181分钟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最近,他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168分钟的《长安三万里》,尽管看完后很喜欢,但他坦言,168分钟的时长是自己原本不会考虑的。“国产剧从以前二三十集发展到如今动辄六七十集,节奏拖沓、注水一度成了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可以接受超长时长电影,我担心靠注水撑时长、抬票价也会成为电影行业的普遍现象。”

关键词:碟中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