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还寒,正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光,流感病毒也趁机卷土重来。近日,多地疾控中心已发布预防“甲流”的提醒。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根据抗原特性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流感病毒,其中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是甲型流感病毒。在甲型流感病毒中,H1N1和H3N2亚型可引起季节性和大流行性感染。
感染病毒有所不同,以甲流为例,甲流就是流感甲型,它相比于普通感冒,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易引起群体发病,影响面大,危害性大;而普通感冒基本属于个体或小群体受累及,不具备流行性,危害性较小。
(1)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速度快,是医院里常用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检测方法局限,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检测患者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液中的流感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更易罹患流感。
专家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接种后,通常2-4周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并在体内持续6-8个月左右,可防止大部分流感病毒的侵袭,但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需要每年接种。
除了5类高危人群外,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还有:医务工作者,大型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养老、护理等机构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学校、托幼机构的学生和工作人员。
疫苗的免费接种是由学校、部分单位的指定部门首先征集自愿接种名单,上报后,再统一组织接种。自主要求接种,则可就近到社区医院、相关卫生部门询问。
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如果被诊断为流感,应当尽早隔离治疗,流感样症状较重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和聚合酶抑制剂法匹拉韦等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h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此外,还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水、必要时退热)以及其他(对症支持、中医辩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