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属于27岁“碟中谍”的暑期档,赢在哪又输在哪?

频道:动作电影 日期: 来源

在火热的暑期档中,《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以下简称《碟中谍7》)好似影片中隐匿于机场中的伊森一样,也在这个“拥挤”的档期“隐身”了,上映一周票房还未突破3亿元大关。但对于粉丝而言,能够在大银幕迎来27岁“碟中谍”,仍是一件幸事。自1996年《碟中谍》面世后,该系列从未缺席国内院线,观众们也见证着阿汤哥在电影中自然地老去,和伙伴们一同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7月14日《碟中谍7》上映,当天零点,影迷小马准时来到了影院打卡,奔赴她和“碟中谍”的5年之约,她在朋友圈写道:“能让我支棱起来看零点场的也只有《碟中谍》了。”

出生于1996年的小马,是一名资深影迷,目前是一名电影从业者。她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碟中谍”还是小时候在家里看《碟中谍3》的碟片,现在在上海生活的她,对于这部电影有着更深的感触,“当年还没有现在那几栋著名的高楼,片中阿汤哥跳的是200多米高的中银大厦,但在现在那些动辄五六百米高的上海摩天大楼里,已经连前十名都排不上了。”

她还回忆起了片中展现的“亚洲第一弯”,《碟中谍3》中拍到了延安高架到外滩景区的大弯道,这是很多上海人的童年回忆,“但电影上映两年后,这个弯道就被拆除,改为地下隧道了,这些‘时代的眼泪’都被保留在了这么一部好莱坞大片里,想想真的很神奇。如果深扒下去,它也算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现在的上海和那时的上海,现在的电影市场和那时候的电影市场,都变化太大了。”

小马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她还一直如此喜欢“碟中谍”系列,最大的原因是演员,“阿汤哥是我小时候最早记住的几个外国明星之一,从第三部开始,另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演员西蒙·佩吉也加入了碟中谍主角团,演员的魅力让我会一直追下去。”

同时,“碟中谍”系列对主角团的塑造,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其与其他大片的不同之处,“‘碟中谍’主角团是没有什么私生活纠葛的,他们就是相互支撑的战友,一起去保护他们共同相信的价值观。越到后面几部,随着危机的升级,主角团的理想主义色彩也越来越强,在越来越投机功利的大片里,很少会看到这么老派这么纯粹的人设了。到了第7部,这些影片特质依旧在吸引着我。”

惊喜在于片中对反派角色的设定,“这就很符合我们当下的真实情况,大家都被电子产品控制了,AI的智能水平越来越高,取代人类只是时间问题,而这部电影最终落点就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东西——人的选择,也就是人性,这是很多科幻片的母题,本身不新鲜了,但和‘碟中谍’系列招牌的叙事模式结合到一起就变得很有趣,以往伊森靠各种黑科技开挂,现在全都行不通了,反倒被技术摆了一道,更让人期待下一部他们会如何破局。”

将《碟中谍7》置于今年暑期档的大环境之中来看,与其同期上映的影片有王宝强执导的《八角笼中》、追光动画的最新力作《长安三万里》等,虽然不是同日上映,但随着这两部影片的口碑发酵,逐渐实现了票房的爆发,这也使得《碟中谍7》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位置。

他回忆道,1996年《碟中谍》第一次在国内上映时,十分轰动,是当年十部进口大片之一,“当时南京的电影院场场爆满,片中伊森潜入中央情报局窃取间谍名单那一段,影院里的人都跟着一起紧张。全球爆火的《碟中谍4》更是让人瞠目,我到现在都记得阿汤哥徒手攀爬迪拜高塔的那个场景。到了2023年,国内的观众已经看了太多奇观电影了,包括大场面、近身肉搏、飙车飞伞等场景,已经波澜不惊了,这也就导致了《碟中谍7》并没有取得那么好的票房成绩。”

关键词:碟中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