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郝士超载誉归来后的第三天,为了回馈家乡的戏迷朋友,他在河北梆子剧院主演了获奖剧目《郝士超折子戏专场》,他那苍劲高亢的唱腔、丝丝入扣的表演,一次次引发热烈掌声,尤其是演到杨延昭大战辽军的那场戏时,随着越来越急促的锣鼓点响起,群荡子、大枪花等武打动作轮番上阵,激烈惊险、火爆刺激,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林冲夜奔》这出戏需要一个人在舞台上不间断表演30分钟,没有道具,没有布景,一个人在空旷的舞台上要表现出林冲遭奸人陷害后愤懑复杂的心理变化,还要满宫满调地唱出来,把舞蹈动作精彩地展现出来,对演员要求非常高,所以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河北梆子《白虎堂》和《瓦桥关》也各具特色,绝对考验武生演员的综合素质。河北梆子剧院为郝士超量身打造的这台折子戏,文武并重,涵盖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唱、念、做、打、舞等全方面的技术技巧,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于一体。大段的贯口念白,还有甩发功、滚堂绞柱、群荡子、锤枪出手、大枪花等技巧,非常考验一个武生演员的功夫。
5月29日,一出由河北梆子和粤剧“双下锅”的经典剧目《宝莲灯》在省会石家庄隆重上演,扮演沉香的郝士超感慨万千。10年前,在广州友谊剧院他也曾参与了河北梆子与广东粤剧联袂演出《宝莲灯》。今天,郝士超已经成长为河北梆子当家武生,当年的“超仔”已经变成“超哥”,他原本就出众的表演艺术又有了新的飞跃。
郝士超出生于石家庄市正定县——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乡,他从小就爱听赵子龙的故事,喜欢看《宝莲灯》《武松打虎》等表现英雄豪气的传统戏剧。他的舅舅、河北梆子花脸演员李玉敏常带着他下乡演出,看到这孩子有灵气,就开始教他压腿、下腰、踢腿等基本功。8岁时,郝士超拜师河北梆子武生名家张振荣,正式学艺。9岁考入河北省艺校学河北梆子。武生是戏曲里最苦的行当,除了文化课,他天天要下腰、踢腿、抻筋、拿顶、翻跟头,苦、累、疼,但郝士超坚持了下来。
18岁那年,郝士超嗓子开始变声,当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发不出从前的高亢唱腔时,他陷入迷茫和痛苦。无奈之下他开始在影视剧中做武打替身,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在一次拍摄舞狮子动作时,需要操控狮子头的他从高处往下跳,结果跳了十几次后,整个膝盖都肿了,此后很长时间他不能做剧烈运动,天一阴腿就发麻、疼痛。一直到五六年后才渐渐痊愈。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郝士超重新回到戏曲舞台,还是因为《宝莲灯》。那天他正在片场候场,接到一个救场演出的电话,还是演沉香,问他能不能赶回来。虽然心中有点忐忑,怕自己的嗓音“掉链子”,但他不愿放弃这次重回舞台的机会,答应了。没想到,在台上的郝士超不仅嗓子成功变声,而且比之前更高更亮了。这一次的回归,让郝士超对戏曲舞台更加珍惜。在一次排练中,他头部受伤缝了12针,照样勒头上场,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这让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吴桂云既欣赏,又心疼。
郝士超善良的人品、坚韧的性格,以及对艺术的执着和努力,吴桂云都看在眼里。2022年郝士超成功拜吴桂云为师。在此次参评梅花奖过程中,郝士超心理压力有点大,也是在场的吴桂云老师帮助他调整心态,在终评演出之前,吴桂云告诉徒弟,“稳住心,沉住气,把心态摆平你就赢了。”郝士超果然不负众望,取得佳绩。
郝士超喜获梅花奖的消息传来,多年关注和支持他的戏迷朋友欢欣鼓舞。5月23日中午,当郝士超搭乘的飞机从广州抵达石家庄正定机场,早已等候在此,拿着鲜花、拉着横幅的一群戏迷朋友激动地欢呼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年龄涵盖老中青的戏迷们,郝士超很意外,也很感动。他说,“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的演出,喜欢咱们河北的传统戏剧,我挺欣慰、挺知足的。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明显感到传统戏剧在河北更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