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 18 天票房突破 30 亿元,陈思诚的悬疑电影又出圈了。
截至 7 月 11 日,陈思诚监制、朱一龙和倪妮主演的电影——《消失的她》上映 20 天,总票房 31.6 亿元,这个成绩在中国市场超过了《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蜘蛛侠:纵横宇宙》等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市场挤掉《疾速追杀 4》排名第十。
不过,相较于国外以电影 IP 为重点、电影衍生品收入为大头的产业生态,国产电影的盈利模式还较为单一,衍生品销售产业还不够成熟。国产电影要想实现真正崛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般而言,一部电影投向市场时,首先由片方(一家或多家出品公司)为影片投入资金,获得票房分成收益和一部分回款,再进行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以票房分账的形式进行。分账前须从影院票房收入中扣除 5% 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 3.3% 的营业税。扣除之后,剩下的净票房中 43% 分给制片方与发行公司,其中 5%-15% 分给发行,28%-38% 分给制片方;57% 分给影院和院线,而这 57% 中,影院得 50%,院线得 7%。此外,广告植入、广播权、电影周边、溢价等也是盈利来源。
出品方(投资方)能分到票房的 1/3。按目前《消失的她》的票房,除去网传 1.5 亿元以下的制作成本,出品方能分到的利润估计在 8 亿左右。
《消失的她》由陈思诚的壹同传奇和淘票票出品,上海电影、华文影像等公司联合出品,共有 16 家公司参与投资。其中壹同传奇和淘票票投资占比最高,相对应票房分账占比最高。而陈思诚不但作为发行和宣传方,还通过上海壹同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壹同科影两家公司参与了投资,从而吃到更多票房红利。
有分析认为,陈思诚的总投资比可能会在 40% 左右,理论上能够分到 3.2 亿左右的利润。若按照猫眼专业版票房预测,《消失的她》最终票房能达到 33 亿,那么陈思诚可以分到 4 亿左右的利润。
从《唐探》《误杀》系列到现在的《消失的她》,陈思诚电影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商业模板。借鉴或翻拍国内外经典作品或案例,主打悬疑和犯罪类型,剧情多重反转,增强观众观影沉浸感和爽感,再捆绑社会议题和时下热点,大力营销。
比如《误杀》翻拍自《误杀瞒天计》,落脚点为反校园性侵;《消失的她》改编自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原型为轰动一时的 " 泰国坠妻案 ",与女性话题、社会议题捆绑。陈思诚团队一开始用 " 绝对不能被剧透的电影 " 营销其悬疑题材,在上映多天之后再绑定社会议题多方发力进行营销,包括微博热搜、抖音短视频、相关剪辑等。
最后就是邀请流量明星出演,以此吸睛。《消失的她》主演朱一龙、倪妮都是微博粉丝量两三千万的当红明星,出演的文咏珊也曾凭《唐探 3》迅速出圈。利用粉丝效应也是陈思诚团队营销策略的一步。
事实证明,陈思诚的这套商业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目前,《唐探》系列三部票房总额已经达 87 亿元,《误杀》系列票房为 24.54 亿元。
入行超 20 年,陈思诚已构筑了庞大的商业版图。
据天眼查 APP 显示,陈思诚(陈思成)目前名下共有企业 12 家,存续 9 家,注销 3 家,涉及领域主要以影视文化为主。其中,海南奕成影视文化工作室、陈思成(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寰屿(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新沂致诚影视文化工作室由其个人 100% 持股,而由陈胜奇担任法人代表的上海壹同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 " 壹同制作 "),则是陈思诚创下的商业类型片的知名厂牌。
陈思诚担任过导演、监制、编剧,也涉足演员经纪领域。目前,壹同制作的签约艺人有刘昊然、荣梓杉、文咏珊、周楚濋等。
陈思诚曾在访谈中说过:" 对于商业的认知和嗅觉,我骨子里就有,我摘不掉。" 陈思诚的商业大片也以此为基本点——赚钱,盈利。
抛开电影本身质量不谈,陈思诚的确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赚钱的背后,其口碑也在遭受质疑。
不同于《长津湖》《流浪地球》等宣扬爱国情怀和人类大爱的宏观叙事电影,《消失的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热点。有网友称《消失的她》部分情节与之标榜的 " 女性关怀 " 并不契合,是对女性话题的消费。
或许受此影响,又或许观众已习惯了陈思诚的悬疑套路,《消失的她》豆瓣评分持续走低,截至目前,豆瓣评分已经由 7.5 降至 6.4。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2014 年中国总票房为 296 亿元,2015 年总票房已达到 441 亿元,此后一路上涨,2019 年总票房高达 641 亿元。虽然此后三年受疫情影响市场遇冷,但后疫情时代又恢复高增长态势。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中国内地影市上半年票房已达 262.3 亿元,同比去年 171.8 亿元大涨五成以上。
回顾中国电影近十年,取得高票房成绩的电影不断涌现。2015 年《捉妖记》超过《速度与激情 7》位列第一,票房为 24.34 亿元,占当年总票房收入的 5%;同年《港囧》以 16.19 亿元的票房排名第三,占 3%。此后,国产爆款连年出现,包括《美人鱼》《战狼 2》《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 2》等。
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破 50 亿元,《流浪地球》达 46.81 亿元,均超过《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同时,这两部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占当年总票房收入的 15%。
2021 年的《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三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占当年总票房收入的 33.24%。其中,《长津湖》和《你好,李焕英》分别以 57.75 亿和 54.13 亿的票房成绩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的第一和第三。排在第二的是 2017 年上映的《战狼 2》。
今年春节档,《满江红》《流浪地球 2》等国产电影票房高涨,而此次端午档《消失的她》票房也超同期好莱坞大片。
在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总榜的 TOP10 中,除了排名第八的《复仇者联盟 4》,其余全是国产影片,题材包含主旋律、社会人情、科幻、动漫、历史、悬疑等,可以说遍地开花。
遍地开花的背后与互联网大厂的投入不无关系。在总排名前 20 位的国产影片背后,都能看到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相关影视机构的影子。据不完全统计,这 20 部电影中,阿里系参投 17 部,抖音文化参投 7 部,腾讯系公司参投 6 部,小米影业和哔哩哔哩影业各参投 1 部。
2023 年抖音联合出品了 12 部电影,其中《满江红》《流浪地球 2》和《消失的她》票房皆超 30 亿元。阿里系的淘票票在《战狼 2》中曾作为联合发行方,近两年则更多以出品方或联合出品方的身份出现。而《消失的她》的出品方之一就是淘票票,抖音文化则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参与投资。
虽然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迅速,但较为单一的模式与海外成熟市场比起来仍有差距。在海外成熟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往往只占收入一小部分,更多收入源于 IP 授权。据悉,一些欧美市场电影衍生品收入可以占到七成以上,日本市场也在六成左右。
据维基百科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2 年 8 月,全球收入值破 200 亿美元的 IP 中原始媒体为电影的有三部,分别是《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其中,《星球大战》总收入约 694 亿美元,衍生品销售为 422.17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60%。《玩具总动员》和《汽车总动员》总收入分别为 220 亿美元和 218 亿美元,衍生品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 80.5% 和 87.6%。
近几年大热的漫威电影宇宙系列总收入约 380 亿美元,衍生品收入为 72.28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19%。
目前,国产电影衍生品开发做的比较好的是《流浪地球 2》。其中,赛凡科幻研发的 MOSS(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拼装版、数字生命卡定制版、笨笨(电影中的机械狗)拼装版等众筹产品在今年 2 月 1 日以筹集资金超 1.2 亿元,大大超过目标金额 10 万元。这是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一个进步,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成熟度,都与国际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
可见,电影衍生品行业是 IP 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市场潜力大。如果能推动电影衍生品行业的发展,使其具有清晰定位、较高辨识度,或许能改善中国电影行业生态。
新锐导演 Gorri 告诉坤舆商业观察,疫情过后,中国电影行业在逐渐回暖,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发展还不够好,征途漫漫。如果是做院线的商业片是有钱可赚的,但是由于电影拍摄周期长、剧组每天 " 烧钱 " 以及后期宣发等问题,最后获得的利润可能并没有想象中多。
" 电影毕竟是文娱领域,是基本需求往上的享受型消费,受众可能也只有几亿。拍一部电影的收入可能只有蒙牛、伊利两三天的营收那么多。如果指望靠拍电影赚大钱,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而衍生是个必需品,还可以通过带货等形式推向市场。"Gorri 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