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在星海音乐学院表演的舞蹈《胡六幺》中拉开帷幕,作品通过手袖为容、踏足为节的动态语言,形象地塑造出盛唐少女俏丽活泼与天真烂漫的恣意身姿,以及中古乐舞所追求的自由与大度的时代风貌。
由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表演的舞蹈《人偶情未了》,通过“偶遇”“偶痴”“偶情”,即偶的视角,用非现实的表现形式来讲述提线艺人与偶的一生,表现了一段生生不息延续了千年的未了情。
由沈阳音乐学院创排的中国古典舞女子群舞《散乐图》,通过载歌载舞的散乐形式表现出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包容性以及契丹族特有的粗犷古拙等特点,以耳目一新的风格征服了众多观众。
由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的朝鲜族舞蹈《花语》,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宕,活泼潇洒,体现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能在东胜近距离观赏到全国顶尖的舞蹈表演,真是太开心了,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一场根本看不够,我还要带着家人再过来看几场才能过瘾。”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鄂尔多斯,感受到了鄂尔多斯人民的热情好客,这里还有很多的美食,牛肉、羊肉都特别好吃,本次来参加这个展演,我们也希望自身能有更大的进步,通过舞蹈表演能更好地宣扬中国优秀文化。”
据了解,全国舞蹈展演是舞蹈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近40年来已成功举办13届。东胜区分会场主要展出全国舞蹈大赛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惠民演出等内容,共71个作品,10场演出。本次展演坚持文化惠民,以低票价惠民原则,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展演期间邀请了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部分舞蹈节目与乌兰牧骑队员一起深入基层,走进农村、社区、景区、厂矿、军营等地开展惠民演出,其中,来自澳门的舞蹈节目《镜海渔歌》将于7月14日在东胜区青铜文化广场演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东胜区作为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分会场承办此次展演活动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进一步提升了东胜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繁荣我区文艺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传播和弘扬东胜区特色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赋能、旅游为民。近年来东胜区始终致力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擦亮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等品牌,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此次惠民演出活动更是助推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活动始终以“服务群众”为目标,聚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东胜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