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疟疾肆虐的非洲“月亮之国”科摩罗,迎来了中国广东的一支“抗疟团队”,他们默默无闻,在科研一线与疟疾“死磕”,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却毫无怨言;他们在中医理论启发下,运用全新的抗疟策略帮助科摩罗迅速驱逐了疟疾这个“魔鬼”,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当地人眼里,疟疾曾是“带来哭喊尖叫的瘟鬼”。55岁的科摩罗昂儒昂岛居民那苏对14岁时的一次患病经历记忆犹新。“忽冷忽热,耳鸣打颤,家里花了很多钱才治好。”那苏说,在以往,科摩罗5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患疟疾,有不少人也因为患疟疾而死亡。“以前有钱的人家要么买蚊帐,要么每晚买蚊香,这不是一笔小钱。我们家以前每晚都要为买不买蚊香犯愁。”
“疟疾在每一个科摩罗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因为疟疾的致死率高。”科摩罗卫生总局局长阿布巴卡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科两国合作抗疟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中国专家赶走了‘病魔’,他们的抗疟策略十分迅速和有效。”
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公司联合组织的“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先后于2007年、2012年和2013年在科摩罗所属的莫埃利岛(3.7万人)、昂儒昂岛(32万人)和大科摩罗岛(40万人)实施,超过220万人次参与。
帮助科摩罗短时间内实现了从疟疾高度流行区向疟疾低度流行区的转变,结束了困扰多年的疟疾流行问题——很多人好奇,中国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说白了,我们就是在与蚊子的寿命赛跑。”李国桥教授说,如果全民连续两个月服两次药的话,可以让人体内60天没有疟原虫,而蚊子的寿命大约1个月,等到上一批携带疟原虫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携带疟原虫,依此,问题迎刃而解。
中医讲求“整体观”“辨证施治”,“辨证施治”也即通过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制定科摩罗的抗疟策略时,李国桥从中医理论中获得启发,因地制宜,确定“首先控制传染源、再控制传播媒介”的策略。因为科摩罗是岛国,与外界相对隔绝,人口流动导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少,“全民治疗”能够取得成功。
2007年在莫埃利岛的“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时任科摩罗总统桑比和时任科摩罗副总统伊吉利卢亲自做动员讲话,并带头服药。2012年,时任科摩罗总统伊吉利卢在昂儒昂岛“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也带头服药。在总统的示范下,科摩罗卫生部长、宗教长老等有声望的人都带头服药,观望中的居民也都开始配合服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民治疗”后,2014年和2015年,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先后清除了疟疾(无本岛感染病例)。
在实验室内,存放着数万份含有疟原虫的血液样本,别人唯恐避之不及,李国桥却亲密接触过。在多年前,为了研究有效的抗疟办法,他曾两次将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注入自己体内。
50多年来,从中国的海南、云南,到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印尼,再到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多哥等国家和地区,不少有疟疾的地方,都留下了李国桥团队的身影。
“常常有人问,教授您年纪大了,为何还对非洲的疟疾问题放不下?”现年82岁的李国桥说,“全球疟疾形势仍然严峻,疟疾仍然是非洲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我曾经看到海南岛消灭了疟疾,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帮助和看到非洲消灭疟疾,这是我的毕生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