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花海,冬日雪山。夏季的巴朗山十分漂亮,在这里有着百亩高山的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人都为了川西高原上的“女神”绿绒蒿而来。6月24日晚,网友“薄荷榴莲”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组在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拍摄的打卡照片。照片中,女子手持采摘的绿绒蒿,引发众多网友举报。6月25日中午,“薄荷榴莲”删除了所发视频,其短视频账号也已被屏蔽。
据了解,绿绒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植物志的记录中,它主产于我国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和甘肃西南部,多见于海拔2800米至4300米的山坡草地。1999年,红花绿绒蒿就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二级。2021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红花绿绒蒿与久治绿绒蒿、毛瓣绿绒蒿一起被收录其中,保护级别均为二级。
6月24日晚,网友“薄荷榴莲”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组在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拍摄的打卡照片。视频相册中,女子手持采摘的绿绒蒿拍照。女子采花的行为引发网友不满“怎么可以摘花喃?”“巴朗山不是一封了事的,这种人这种事你们管不管?”有人向短视频平台举报,也有网友向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部门和警方举报。
据该网友介绍,虽然目前只有红花绿绒蒿、久治绿绒蒿和毛瓣绿绒蒿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但图中这个全缘叶绿绒蒿也是只能生长在高海拔条件很艰苦的地方,数量并不多,也经不住这样的糟蹋。
对于这样的行为,有网友表示很心痛,“摄影师们趴着蹲着各种姿势拍都舍不得摘,被这样暴力摘断,简直像珍视的宝贝被猪拱了一样心痛。”
“绿绒蒿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如果它种子还没发育成熟,被人为的因素打断,它不能产生可育的种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孙海介绍,高山环境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尤其是高海拔的植物,这种特殊的习性是适应高山极端自然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绿绒蒿从一颗种子萌发到发育成熟,要经历六到七年的孕育生长,在每年高山短暂的生长季节里隐忍地生活,吸收光和热,顽强地汲取水分和矿物质,艰辛地积蓄能量等待着。多年之后,绿绒蒿终于迎来难得的开花机会,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肆意绽放,而后授粉结果,散播种子后彻底死去,完成生命的轮回。
“摘绿绒蒿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她应该接受社会道德的批评。”孙海介绍,人们应该对自然起码怀有一种敬畏心,“任意地采摘,随意地丢弃,只是一瞬间的美好,实际上把一个花期给破坏了,这些都是会影响自然系统野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的。”
什么是绿绒蒿?1903年,英国著名的植物猎人亨利·威尔逊,历经艰险抵达连接着磨西台地与康定的雅家埂,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他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大片全缘叶绿绒蒿花海。当时,激动的他在笔记中写道:“在海拔11500英尺以上,华丽的全缘叶绿绒蒿,开着巨大的、球形的、内向弯曲的黄花,在山坡上盛开,绵延几英里。千万朵美得无以伦比的绿绒蒿,耸立在其他草本之上,呈现一片景观宏大的场面。我相信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夸张豪华的地方了。”
《通告》称,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户外活动,必须提前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审批同意取得户外活动许可证书后,到户外活动线路的属地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卧龙自然保护区设定的户外活动线路开展户外活动。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观光游览、登山探险、户外徒步等活动,对擅自进入或招揽、组织他人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行为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