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对话导演孙皓:《庆余年2》难度大,用一把尺衡量「打动」的交点

频道:剧情电视剧 日期: 来源

这是鲜喵的第 2203 篇吐血原创

6 月 19 日 -23 日,第 28 届上海电视节在沪盛大举行,行业同仁共襄盛会,共同促进中国电视事业与电视产业发展。延期一年的本届白玉兰奖共征集到来自五大洲 49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900 部电视作品," 质 "、" 量 " 双升,引发海内外同行高度关注。

作为第 28 届上海电视节媒体合作伙伴,烹小鲜(pengxx01)及联盟账号推出【直击上视节】专题策划,我们会第一时间亲临各类活动现场,为大家带来最新鲜、最有料、最具观点的行业报道。

本篇为专题第一篇,小鲜对话第 28 届上视节白玉兰奖中国剧单元评委、导演孙皓老师,请他分享了对白玉兰奖的评选标准、《庆余年 2》拍摄进度与作为中国故事人的创作理念。

另一方面,这是三年抗疫之后、市场复兴之时,一场足以大大提振行业士气的盛会,吸引了海内外同行深度聚焦,共同期待白玉兰奖花落谁家。

那么从评委的角度来看待入围作品,会秉持什么样的评选标准?又将如何反馈到自己的影视创作中,从中探寻到国剧市场哪些承前启后的新变化?

今天上午,小鲜与白玉兰奖国剧单元评委、从《庆余年 2》片场赶来参会的孙皓导演聊了聊。

七位评委从四面八方赶来上海电视节,除参加评委见面会等活动外,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观剧鉴赏中,从专业角度细细评判每部入围作品。

孙皓与白玉兰奖缘分不浅,三年前,他就凭借古装剧《庆余年》入围了第 26 届上海电视节 - 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呼声颇高。

本次从选手转身评委,他表示非常欣喜、也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两年下来,积攒的优质国剧量格外大;同时,本届入围作品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

" 比如科幻剧《三体》、高概念网剧《开端》等,以前可能都不会有这类作品。所以评选难度更高,这么多元化的类型佳作很难横向比较。"

关于具体的评选标准,孙皓则表示他还在琢磨,最核心的当然还是从专业角度来衡量,优中选优。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绝不设限。

" 不管新队员还是老队员,都在同一场竞技比赛上,谁先撞线谁就是冠军。"

关于本届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胡智锋老师提到的可能会出现 " 一奖两蛋 ",孙皓坦言其实大家都没有设限,七个评委都很统一地尊重白玉兰奖,共同用专业精神去评选。

回到创作者身份,孙皓表示自己很为这些入选作品所感动," 其实近几年拍戏很不容易,但从作品上还是能看出大家的自我要求,依然那么细腻。"

比如《梦华录》,细腻地展现了古代民众的生活细节;再比如《开端》,以前很少能见到这种循环式把故事 " 玩 " 起来的创作。

他也举例了几个特别打动自己的细节:

" 像《对手》段迎九,她是一个警察,又是一个妻子,同时对家庭有所歉疚,在职业上又很伟大;《风吹半夏》陈宇宙完全是个小人物,却能在身患绝症的状态下,依然那么灿烂地生活。他们也许不是主角,但这种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都很打动我。

还有《人世间》复原以前的生活,从 70 年代末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不仅仅是通过改编 IP 来反映一代人的生活,而是再生化的创作。"

这份创作上的细腻,也被孙皓运用在了万众期待的《庆余年 2》里。

该剧正在紧张火热地拍摄中,他透露,第二季延续了二皇子 " 我喜欢与民同乐,可我又不喜欢人 " 的人物刻画风格," 他一出场就静街了。"

这边二皇子随意漫步,整条大街一个百姓都没有;那边包子铺还冒着热气,似乎有人吃一半就被赶走了。这样一静一动对比,反而比嘈杂大街更能展现二皇子最是无情帝王家的人物特征," 还能省点经费。"

第二季故事架构更大、人物更多,截至目前已经官宣了 " 再相逢 " 与 " 喜相逢 " 共计 30+ 位主要演员," 每个演员都是其他剧组炙手可热的男一女一,再加上横店现在复苏了,大家都在抢景,所以这个档期怎么排布是个难题。"

但孙皓也表示,档期排布艰难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剧组良性的创作氛围,因为每个想来呈现角色的演员肯定都想拍好。

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最绝的是我们演员老是杀不了青,有时候花都拿来了,我跟倦(编剧王倦)打电话说这个人要杀青,后面还可不可能有 TA 的戏啊?倦立马说,有可能!那我们就得把花再捎回来。

大家一看到花捎回来就特别开心,就觉得后面还有我(的戏),特逗。"

《庆余年 2》预计用 4 个月拍摄完成,孙皓希望大家不要太着急," 我谈的时候说千万别给我时限压力,就尽可能在保证质感的前提下尽快上线吧。"

不仅对作品评选不设限,孙皓对个人创作的关键词依然是,不设限。

从业二十余年,他的作品覆盖面格外广泛,从现代到古装、从家庭到悬疑,多番尝试。他希望能始终保持 " 不设限 " 的创作激情,就像这次博览白玉兰奖入围作品,有很多故事都足以令他心动。

孙皓自认为不是一个 " 高产导演 ",他更希望做一部戏就是一部戏,所以必须秉持择选剧本的一把尺子,尺子上主要包含两个维度:

第一,寻找打动自己与打动观众的交叉点。人物是否极致?人物关系是否动人?情感是否足够落地真实?这些甚至比故事结构更加重要。

比如,他相对不会去拍纯粹神仙的故事," 神到没有人的情感,那就没有意思了,我还是希望故事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就涉及到剧本同质化的问题,孙皓坦言,其实现在影视行业跟风现象蛮严重的,"《庆余年》播出后,每年我会看 100 多部剧本,我家里饭桌上、床头、马桶边儿上都是剧本。

很明显能感觉到一部戏火了、现象级了,立马一大堆剧本递上来,好多题材都这样,基本没有太大突破。"

他能理解这种状况,毕竟制作方也要为自己的资金负责,跟着潮流走可能会安全一些,但他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误区。

" 影视是最需要推陈出新的,平台、资方要真的吃透市场,胆子放大一些,做到百花齐放,实际上放大胆子反而可能更安全。"

评委会主席胡智锋也从影视学者角度观察,剖析了电视剧 " 现象级 " 作品的爆款内核," 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一定不是只具备单一属性,它应当是综合了各种复杂的特质,打破套路正是成为爆款的基本特质。"

本届白玉兰奖入围国剧恰恰证明了跟风的不靠谱,孙皓表示,影视创作者的工作需要引领观众。

" 可能很多人会预判年轻人不会喜欢讲父辈的事情,结果那么多年轻人都喜欢《人世间》。不要重复、不要跟风,风是人力永远跟不住的。"

总体来看,关注时代、温暖现实、融合创新的国剧作品,正在成为同时打动创作者与观众的突出亮点," 打动 " 的交点催生佳作频出。

期待两天后的第 28 届上海电视节 - 白玉兰奖揭晓,且看玉兰花落谁家。

关键词:庆余年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