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网络安全小课堂】“魔爪”伸向青少年,自杀式死亡游戏浮现网络

频道:恐怖电影 日期: 来源

各类网络游戏是不少人休闲娱乐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一些在暗处的“魔爪”也借着网络游戏,偷偷伸向了渴望未知而又寻求刺激的青少年们。早几年,一款自杀式死亡游戏——蓝鲸,给人们带来的恐怖阴影还历历在目,近期,又有一些自杀式死亡游戏浮现网络,家长和孩子们可要小心了。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一些新的自杀式死亡游戏又突然浮现在网络上,游戏通过层层设置关卡,要求玩家接受组织者指令,观看或听组织者提供的恐怖图片、影片和音乐,向玩家发送催眠暗示,鼓励玩家完成自残和全天观看恐怖片等各种奇葩任务,最后达到自杀的结局,目标人群大多是青少年学生。

具体的话没接触过,但是看了一些报道觉得还是比较恐怖的。算比较年龄大的人来说都觉得蛮恐怖,对于那些更小的孩子,我觉得对心灵是蛮大的一个冲击。

2018年,《新闻在线》曾报道梧州市苍梧县出现学生模仿网络视频自残的群体性事件。一所初中的20多名学生用小刀、刀片划伤自己的手臂。这些学生大多处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充满冒险精神的年龄阶段。

看别人的,在QQ空间那里,看到别人在那里割手臂。(记者:为什么要划那么多道呢?)不痛的,划一道不痛了,以后然后就继续划下去。(记者:是因为什么事呢?)家庭原因。

自杀式死亡游戏利用了青少年的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没有解决途径法,诱导青少年进行自残甚至自杀。而青少年一旦上瘾,大脑中会产生一种激素,对身心造成很大影响。

这种激素,会大量地上升,脸色会变红,然后整个的躯体会变得僵硬,抠两个字影响青少年的这样一个行为,包括他的自主行为,交往行为和学习行为。

2020年4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颖就曾接诊过一位高三男生,患者网瘾3年多,人际关系差,孤僻、长期不愿见人,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疫情期出现考试压力后,有过自杀的想法。经过几个月的配合治疗,已基本脱离网瘾,能够正确面对生活压力。何颖说,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氛围不好,然后家庭的教育方式,比如说碰到强权式的家长,家长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这样,他从来不跟孩子做有益的这种沟通,那么碰到这样的家长的话,家庭的话,那孩子走进这个网络,这种沉迷的几率就特别大。

心理专家建议,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脱离不健康的网络环境。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强制性阻断孩子上网,而应该寻找一个替代品来转移注意力,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适当给予一些支持鼓励,让孩子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和自信心。

目前,许多网站和手机APP上也设置有青少年保护模式,一般都可以很轻易地在工具栏里找到。开启青少年保护模式后,系统将自动设置时间锁,如果要延长使用时间或切换普通模式,需要输入家长设置的密码。

关键词:死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