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男孩们在童年时都会有个功夫梦,羡慕能像古代武侠小说里,习得一身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又能拥有纵横天下的神兵利器,要做那风流潇洒的武林侠客,叱咤江湖——这是他们最初的英雄梦,带着百转千回的柔骨情长,也留着剑指江湖的澎湃气势。许凯,也不例外。
他心里记挂着小时候的梦,要像《三国演义》中武将那般驰骋疆场,与敌军浴血,那种近乎在幻想中才会出现的血战沙场,是他童年时关于英雄的一种奇妙构想。稍长大了一些,他就爱那些拳拳到肉的功夫片,里面藏着能人义士之间的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电影《叶问》始终位列于他心目最爱功夫片榜单的TOP3。
他的功夫梦,这次能够实现,得益于由李达超执导的剧《雪鹰领主》,他在里面出演的男主角“东伯雪鹰”,正是一柄长枪闯天下的勇士。
影视剧《雪鹰领主》根据同名玄幻小说改编,作者“我吃西红柿”刻画的主人公“东伯雪鹰”善使一柄长枪,书中有对他使枪的详尽描写:“长枪一出,如同瞬间出动的旋转游动的大蟒蛇,空气中的声音都很短,不是平常的呼呼声,而是短暂的‘嘶’地一声,收回时整个枪杆旋转都产生肉眼可见的弧度,而后极快地再度刺出……”寥寥数语,将一名身手矫健、枪法高超的青年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也决定了若是要将文字的想象世界落地生根为可供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参照,就需要演员躬行上阵,尤其是在使长枪的打斗戏,更要全情投入,不可马虎。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练好手中一柄长枪,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程度,许凯提前进了组,跟着武术指导起早摸黑地练习。彼时刚接触剧本时,他也曾想象过,拍摄这类的打斗戏必然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很辛苦,但直到真的摸到了长枪,开始了正儿八经的训练,他才发现“没想到竟然会这么辛苦”。
“我自己喜欢看,和亲自上阵还真的挺不一样。一开始只觉得接下了一个打戏很多的角色,想着那该有多刺激,进组之后才发现比我想象得难太多。这就好像,如果你不深入到某一件事,根本不知道会为此付出些什么。”许凯说。
他记得进组时,导演李达超语重心长地说过一句话:“我要的就是真,不要那么多的特效,什么都要给我真的上。”他记着“真”这个字,也想着自己该如何做好这个“真”。长枪是“东伯雪鹰”的武器,也是他生死相交的最佳搭档,它是他身体的延伸,最灵活也最凶猛的一部分,一如我们常常在武侠小说里看的那样,“人剑合一”。若是真的要做到这样的程度,演员自然是要与它息息相伴,所以许凯也花了不少时间与长枪共处。一杆长枪不轻,单手拎着还略有些费劲,要想达到两者合一的程度,对许凯而言,虽然曾经有在拍戏中接触过刀、剑、弓箭,但面对“兵器之王”长枪的挑战,他还是有些难以下手,为了能够更好地演出心目中的角色,他除了削尖了脑袋拼命努力外,别无它法。
“一开始训练,还没练几下,就先是了自己好几棍,又是打到背,又打到头的,”许凯笑道,“兴冲冲地想着终于能过一把英雄瘾,没想到做英雄的代价还挺高,没有想得那么容易。”就算吃了不少长枪的痛,他觉得还是应该要接着苦练,为的就是一个“交代”,“它难归难,但还是要接着练,因为我希望让观众看到我演的时候,至少能觉得‘哎,这个不是花架子,是有练过的’。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要给观众一个交代。”
前前后后,许凯一共练了四个多月。从一开始拎着长枪,还会出现自己打自己的情况,到后来已经能和武术指导过上几招,甚至能认真地和对方讨论该如何组上一系列好看又精彩的连招。挑抢、刺抢,每一个动作该怎么做,又该怎么做到位,哪一招又是可以和哪一招组合成起来……他的肌肉记忆比大脑记忆来得还要深刻,很多时候都已成为下意识的反应。与此同时,他还同时训练一边使枪一边吊威亚,侧翻720度,原地720度,要做得漂亮,干净利落,不仅枪的招式要都学,其他的也要学得像模像样。于是拍戏过程中,只要有一丁点儿的空余时间,他就会拿出来练习,争分夺秒,想着至少还能再“临阵磨一磨枪”。譬如别人在走位时,他就默默地在一边耍一耍,复习一会儿要用上的招式。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他马上要做一个视频采访,趁着工作人员在现场布光和机位的时候,还不忘用着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练一会儿,因为他相信,勤能补拙。
这次真刀真枪的上阵,着实让许凯有了别样的感受,为角色付出时间和精力准备自然是他内心清晰的分内事,他也十分欢迎下一次仍有这样可以令自己兴致勃勃学习体验的机会,不过他更为在意的却是一些我们未曾想到的细节,譬如和他对招的群演,“我觉得现场的工作人员真的比我还要辛苦。”
许凯回忆道,拍摄过程中有许多打斗戏并不是一次完成,导演为了取得最佳的画面,需要反反复复来上好几次。他有许多与群演、配角的对手戏,其中不乏许多激烈的动作戏,又是在森林里,还要防备被树枝划伤,用着兵器互相争斗,划伤、出血,早就是每天的家常便饭。“你看,雪鹰还是主角,他功夫高强,总会有一些群演需要衬托他的功夫好,他们要挨你的拳头,还要挨你的刀枪棍剑,来来回回好几次,很多人其实比我更辛苦,我自己一点小伤小痛的,真的算不上什么。”
“我想着,大概拍完这部戏后,我得缓一缓这紧绷的神经。”他笑着说。
许凯的英文名“soso”,直译过来是“一般,仅此而已”的意思,他把这句话像是当作某种自我驱策的动力,记挂于心。
“soso”之于他而言,似是反复提点自己需要保持一种对当下所拥有的谦逊态度:不可自满,不可过于自我。这就像是一面会不断发出警言的镜子,不断地提醒他要认真地对待当下取得的成就,“如果你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现在特别强大,够优秀了,这反而证明你的目光短浅,看得太少,做得太少,也证明你学得还是不够多,”他认真地科普着“soso”一词的深意,“如果你看得够多,你永远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所以要时刻保持自己是很普通的心态,看世界。”
非科班出身,许凯也一步一个脚印拥有了许多不俗的作品。回望来时路,他偶尔还是会遗憾也带着对同行友人的一些羡慕,如果自己也有过科班学习的经历,也许会比现在走得更远。“科班的大学四年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憧憬地说,“我有很多科班出身的朋友,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习台词,做晨课,任何一门基本功,他们都下了足够的功夫。和他们比,我还是有很多欠缺,所以我只能自己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去补去练,把欠缺的好好补上。”
这种在旁人眼中近乎“自我打压”的方式,并未给他带来焦虑与压力,这是因为他觉得当接纳了自己“尚且普通”的程度时,就意味着可以将一切的学习当作进步,哪怕只是一点。“我其实连‘我挺优秀’这样的念头,都不太有,就算是有时为了慰藉父母的担心,说着‘别担心,我还挺不错的’,这样的话也是带着一点点目的性,是希望他们不要担心。现实生活里,我好像觉得除了努力和学习以外,也做不了什么。”
“我们是需要提升自己的世界观的。”他提起最近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视频。视频大意是,一个家境优渥的城里孩子轻视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小孩,城里孩子打击农村小孩,说,“你的世界也就到此为止,仅此而已了”,那个农村小孩的回答,却让许凯震撼至今。
“他说,每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都不同,世界观只是每个人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的一部分,你看到的是车水马龙,觥筹交错,我看到的是漫天星野,千万牛羊马群立于高原,迎风吹拂,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他对此作出结论:“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觉得他人没有自己的格局大,只不过每个人站在世界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也有所不同。角度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许凯的身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双鱼座的敏感力和共情能力,偶尔也会在工作场合中流露出不易为人所察觉的体贴。拍片日,编辑回忆,那天温度偏高,影棚的制冷设备又没法顾及整个场地,多少还是容易让人体感闷热。“许凯一换好了装,就先进到影棚里,默默坐在风扇前,耐心等在一边,正样子方便大家现场布置好了,他就可以立马上场开工,不用再特意去喊他”编辑说,“其实,他完全可以先待在有冷气的化妆室的。”她还记得一处换造型时的小细节。按理说,艺人造型衣物的调整往往需要由现场的造型编辑或助手亲自调整。那天,编辑正想提醒造型助手,许凯的造型中有哪一处需要稍微调整,还未等助手过去,许凯就已经自发地静静整理好,笑眯眯地看着她们,就像是随手做了一件本该自己做的事儿一样。
他并不反对我这边向他形容的“双鱼座的敏感力”,也承认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敏感力是一种让他可以快速融入角色,捕捉生活细节的本能。只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让他意识到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比起敏感,似乎掌握钝感力的技能会更为妥帖一些。为此,他援引了何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钝感力。”而且,他深信不疑。
“如果你凡事都很敏感的话,会让自己很累,也会让自己处于一个很纠结、很痛苦的状态。如果时刻保持一些钝感力的话,会发现好像什么都变得很顺。钝感力是一种能力,”许凯说,“凡事慢一点,不要过于着急。共情力当然是要有的,共情力对演员来说是一件好事,会让你能够更贴合你的角色。现阶段,我还不能说自己和角色达到了合二为一那么厉害,我只是尽可能地展示在角色里。”
他的“钝感力”让他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别人对他的作品评价,因为他有看自己作品时阅读弹幕的习惯。弹幕是大众媒体中最为即时反应的产物,一句不足30字的弹幕,往往包含了评价人最犀利的态度和毫不委婉的直抒胸臆,有的是子弹,有的是糖,它们铺天盖地,需有观众自行分辨。仔细浏览自己作品中出现的弹幕,已经成为了他从事演员职业以来的习惯之一,或者说他把这个当做了身为演员的责任:他必须负责地去阅读别人对自己角色、演技的评价和看法,从中汲取有用的经验,“这是我需要去面对的,也是我必须去做的一件事。”这就和他会在社交媒体上和网友互动一样,他选择主动直面别人对他的看法,并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会有的放矢。
采访过程中,许凯平缓均匀的语速和恰到好处的停顿,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舒缓的自我笃定,也是一种生存在当下的底气。他不是没有过迷茫和困惑的时候,这些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的烦恼,他同样是有过的,也许听上去宽泛,但他觉得,当人一旦陷入了自我怀疑的状态时,除了自己鼓励自己,努力走出来之外,别无它法。“想好了目标,你就只能一步一脚印走下去,其实也不需要给自己疯狂打鸡血,只要想着每天努力过完这一天,保持心态。”
末了,他推荐了一篇颇受启发的文章,他记得文章里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它是你的运气之门。当你面对生活中任何事情时,如果有个好心态,积极、乐观地去迎接挑战,那么你的运气一定不会差。”
他相信,运气是努力邂逅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