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面目全非!事发宁德!一个投资300万元的漂流项目,竟强占了……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白溪村海拔1000多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曾是中共宁屏古大东区革命根据地和中共闽东独立师、红军游击队战斗的疆场。

这里有万亩高山草场,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有一条蜿蜒曲折、琤琤琮琮的山溪,溪边生长着树龄1000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红豆杉……近些年来,这里因长期保护完好的自然资源而获得游客们的青睐,成为闽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白溪村村头,竖着的一幅巨大商业广告牌如此吹嘘。而当地村民说,原本山石嶙峋、山花烂漫的一条山溪,其河床几乎被漂流项目的施工凿成了平板,溪水几乎断流了。

记者逆流而上,在现场看到自然形态的河床到处都被人为凿开、深挖、加固后用水泥抹成了平板,原先宽十余米的河床仅有不到一米宽有少量流水,裸露的山溪两旁这儿那儿堆着施工整出的垃圾和废弃物,原先散落在整个河床的石子也被摞到河床两边并用水泥浇铸。经过适合“漂流”的人工整治后,有些河段呈“C字型”,仅能容一人通过。

“开发商把溪里的大石头都削掉了,真让人心疼!”村民余先生带着记者来到村尾的石桥附近,这里的河边原本矗立着一块十几米高的天然巨石,如今也被削平了。

据悉,因水流量有限,开发商已着手在上游建蓄水池,等待游客漂流时再开闸门放水。

通往蓄水池施工现场的黄土路,就在向有“南国草原”之称的白溪草场边上。每年四五月,万亩天然高山草场开满杜鹃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杉洋的著名胜景。

当地村民还担心,如此野蛮开发、不经审批乱建蓄水池的行为,可能引发山洪,而缺水期被如此蓄水,则导致附近村民的生活供水和农业供水遭遇困难。

白溪流域的传统习俗“螃蟹节”拥有上千年历史。这里的“螃蟹节”,比春节更隆重。按习俗,节前十余天村民们要从河中捕捉螃蟹、河虾带回家中养殖,养到农历六月十四日,村民们会把养肥的螃蟹河虾煮熟了祭祀祖先,并招待当天路过的所有客人。

节日这天,村中谁家来的客人最多、煮的螃蟹最好吃,寓意来年运气最好。据说,平时溪里禁捕鱼蟹,就是为了“螃蟹节”能够举办得热热闹闹。

如今,白溪原本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被“漂流”项目施工过程落下的水泥残渣污染得浑浊不堪,溪中大量鱼蟹死亡。

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沿河查看大部分河段,未找到一只虾蟹或一条鱼。整条溪里,立起了十多处可将水流进行集中、增速的水泥围挡。记者看到,一处曾经是野生螃蟹较多的河段,修建了水泥围挡和漂流滑梯,河底残留着数十个覆满淤泥的水泥袋。

鱼蟹等水生动物的消失,使得白溪村传统的文化习俗面临自然消亡的窘境。

漂流项目的开发商古田县富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钱俊告知记者,白溪漂流项目预计正式运营初期阶段每季游客量可达三万余人。他声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因此,该公司在2018年与白溪村委会签订了相关协议,总投资3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80%工程,待项目全部完工后,该公司将邀请专业评估公司对项目进行评估。

至于施工导致河水浑浊、鱼蟹大量死亡的现象,钱俊认为工程处于高山中的河道,面临道路不便、河道落差十几米等困难,施工难度很大,存在这些问题在所难免。由于机械使用等某些不可控因素,施工时可能对河道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也是难免的。

钱俊还称,上游蓄水池将有两个闸口,夜间蓄水、白天放水,保证不会减少白溪河水量。“此前白溪村每3年差不多就会遭遇一次山洪,等到蓄水池修建完毕后,就能起到防洪蓄洪的作用。”钱俊说。

记者将白溪现场采访所见,反馈给了白溪村委会和杉洋镇政府。但迄今为止,白溪村委会与杉洋镇政府未有任何反应。

该厅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规定,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属于环境敏感区,应该严格按照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开发旅游项目肯定会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这些设施的建设和使用,都将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肯定是要事先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福建水利厅相关人员在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则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获取商业利益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也是不允许的!

记者提供了白溪在建的蓄水池航拍图,相关人员阅后表示,从图片上观察确实挖了一大片,但具体库容多少无法准确判断。根据有关规定,储水量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就要先审批后建设。

关键词: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