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被旅队任命为
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202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硕士单恒,因该旅工程师岗位暂时满编,不得不成为编余人员。
妻子也在一旁敲“退堂鼓”:“不如我们转业吧,反正是编余。”明白了妻子的用意后,单恒转向一旁正在玩玩具的儿子:“你觉得爸爸能放弃梦想吗?”
6岁的儿子攥起小拳头,瞪着眼睛,大声说:“不能!”儿子的话让他得以稍稍安慰,他抱紧儿子:“将来不论遇到多大困难,记住,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这句话是说给儿子听的,是说给妻子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读研期间,同学的通信科研公司准备上市,为了招揽他,同学多次作出承诺:如果公司上市前你能过来,我就给你入股;硕士毕业后,老乡也向他抛来橄榄枝:来我们公司,我给你开出高于部队三倍的工资!
面对利益的诱惑,单恒从未动摇。他袒露心声:总有一些人是不为金钱而工作的。军装是我的梦想,部队是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单恒捍卫梦想的决心感动到了妻子,妻子开始慢慢理解他、支持他。2021年,93岁的奶奶肺积水住院,正在参加信息系统集训的单恒,因休不了周末假不能看望奶奶心里很是失落。妻子得知情况后,安慰他:“你干好你的工作,家里有我。”
那晚,他辗转难眠,一是想奶奶,二是妻子也在守护着他的梦想。
我是编余,但拒绝躺平!
为改变身边人对技术干部的固有印象,硕士毕业归队后的单恒多次向组织报告:我指控通信技术懂,军事也会,政治工作也干过,不论什么工作都可以交给我,不怕工作多,就怕没活干。
不仅如此,他主动请缨负责营队通信保障工作。一次演练中,他发现营连间距达到某数值后,信息传输时断时续,现场指挥员只能原地干着急。
作为指控通信保障人员,打仗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信要通得了,二是战场态势要确保指挥员看得清。
为此,他决心利用专业知识改变这一现状。对全营装备清点后,他发现营队有很多改装过的车辆。“把手持电台安装到改装车辆上会不会提升电台发射功率”单恒提出设想后开始不断探索研究,经过百余次实验,他的设想得到论证,通信距离在原基础上提升近4倍。
解决了“通得了”后,单恒开始研究“看得清”。
他立足营队现有指控装备,充分发挥装备的战技术性能。在朱日和四级联动演练期间,他做到了让指挥员基于网络分布式指挥,基于态势实时指挥,基于数据精准指挥,看着战场态势进行实时保障。
后来,在与厂家交流学习中,又解决了后装分队定位信息态势自主生成的问题。
如今,基于VR的训练、全自动沙盘堆制系统研究、智能辅助决策能力指挥信息系统……单恒正在用技术不断使其成为现实。
自2003年入伍以来,他一直旗帜鲜明地表示:我愿意在部队长期干,如果可以,愿意干一辈子。
2007年,他毕业分配到通信连,在与原集团军主要首长座谈中讲到:新排长应该超常训练,把集团军所有装备专业都精练一遍,熟练掌握武器装备性能。首长拍打着他的肩膀:小单讲话很实在!
2018年调技术十级,人力科长与其谈心,他又一次表态:我愿意长期干;
任队长前,他也依然坚定地说道:我愿意长期干,除非部队不要我了!
“单工的决心不仅仅停留在承诺上,更体现在行动中。”单恒身边的战友总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劲:我愿意干,愿意长期干!
技术干部是靠技术吃饭的,也是靠技术赢得官兵尊重的,正因如此,2021年他被旅队评为“感动旅队新闻人物”。
颁奖典礼上,他再次袒露心声:我不怕解决不了问题,最怕发现不了问题。所以我希望和战友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为旅队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采访最后,单恒说出了压在心底20年的话:对于组织,我的态度始终如一,组织把工作交给我,我把自己交给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