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可辛导演,我真的有这个荣幸能演子怡的老公吗?好,下台我们先去把合同签一下。"6 月 10 日的微博电影之夜,沈腾和章子怡同台领取 " 年度影响力电影人 " 时,抖起了包袱,这一抖就抖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当晚,不少电影人都在互相喊话。吴京喊话沈腾希望和他合作一部动作喜剧,同台的郭帆就接着说 " 我能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吗?" 并向沈腾比了爱心。新人演员也在台上,被更多人注目。蒋龙说想演吴京的电影,吴京回应:" 下台说。"
这种电影人之间的互动,像极了他们日常微博互相 @以及空降评论区的样子,而这样的情境,对于一场盛会来说,可比当晚豪华的出场阵容还少见——当晚出现在微博电影之夜的电影人里,既有陈凯歌、陈可辛、冯小刚、郭帆、乌尔善、黄建新、李少红、徐峥等大导,还有吴京、章子怡、沈腾、舒淇、谢霆锋、惠英红、雷佳音、朱一龙、周冬雨、王一博、张小斐、张子枫等知名演员。
今年上半年,微博没有缺席从春节档到五一档的每个重要档期,在日常生活里更是帮助电影的口碑扩散。后疫情时代,微博加速了电影成为大众日常的步伐。可以说,每一部高热度和高口碑的电影,都有微博热搜和话题参与其中。
微博早已深入到包括宣发在内的各个环节当中,让更多好作品被看见。
如果将时间维度放得足够长远,微博多年来始终是电影营销的首要平台,也是大量影迷和电影主创聚集、活跃的社区。官方也通过一系列活动策划、扶持计划,放大着电影人和电影作品的声量、价值。
如今,微博是电影放映战报里不可或缺的内容,热搜数量和话题浏览度是重要的观众认可指标,同时,它也是片方重要的战略伙伴,深入电影产业各个环节。
这是微博和电影第七个仲夏狂欢的夜晚,一夜的星光短暂,而微博和电影的故事还很长。
这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次微博电影之夜,电影市场再度重焕生机。站上台领取荣誉的演员和导演们,既是接受着建立在往昔作品之上的鼓励,还承载着待映作品的期待,多数上台的人,都有一部或几部待映作品,等待市场检验。
电影再度回到了观众的日常里。在这个过程中,微博也与电影市场同频共振着。每个大档期,微博都活跃在观众观影的不同阶段。
在进影院前,多的是内容来帮助观众做观影决策。后疫情时代口碑影响观众观影选择,微博作为舆论场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通常在电影上映前夕或者刚上映不久,微博就会策划主创直播,介绍影片的相关看点和信息。上映后,观众在微博搜索微博评分,也能看到微博用户打出的分数以及相关影评。据《2022 年微博娱乐白皮书》,国产电影受到微博用户高度关注,且关注的电影内容兼具高口碑,热度 TOP10 中有九部影片微博评分在 8 分以上,八部进入年度微博评分榜 TOP10。
看完电影后,用户还可以在微博参与一系列后续讨论——还是可以和主创互动的那种。《流浪地球 2》引发 " 看摄像头都像 moss" 的后遗症,吴京就发微博表示 " 看见各种摄像头就想和它聊天 "。主创们也会持续分享影片细节,比如整个 2 月,导演郭帆的微博都在持续转发《流浪地球 2》中的美术设计概念细节、摄影部门故事、群演故事等等。
在微博,基于用户讨论的热情和主创们的积极回应,热映电影的消息会像 " 连续剧 " 一样 " 连载 "。
郭帆导演在筹备《流浪地球 2》时凭借一腔热血 " 借来 " 许多重要道具的消息传开后不久," 零片酬 " 让旗下重要产品参演的徐工集团就发了一组工业产品的照片并 @郭帆导演 " 看上哪个了……随便挑…… " 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满江红》曾想用 " 一镜到底 " 的形式," 张艺谋为什么放弃整部《满江红》一镜到底 " 就上了热搜。
而这种讨论的热情,也离不开微博官方的 " 加热 "。
当一个社区人群足够丰富,观众在分析电影时就能有足够多样的视角。今年春节档,不少跨界的电影解读就在微博的扶持下冲了出来,比如科普博主 @吟游诗人基德 介绍《流浪地球 2》中的氦闪知识,法律博主 @岳屾山 介绍《满江红》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互联网博主 @徐叫兽 分析电影《无名》的高级感等等。
在微博的持续 " 加热 " 下,今年春节档相关话题阅读量同比提升 157%,为 459.6 亿;累积主榜 + 文娱热搜总量同比提升 189%,为 822 个。而这样的热度,与档期的票房表现也是同频的。今年 1 月,春节档的强势表现助推月度票房成功破百亿,刷新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百亿纪录。
由春节档的一系列动作和最终的票房反馈上看,一条电影营销转化链路闭环已经在微博上形成:网友们的线上讨论,加上主创的发声,通过媒体发酵、放大、形成社交话题,再在微博的助推下,影响到观众在线下的消费决策,消费后的体验会再度投到网上,形成下一步的讨论。每个档期,都能在微博看到这样的正向循环。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档,《长空之王》在电影上映前后奔波于各地路演,在微博实时分享着每天的亮点动态。最终,在一场场 " 云路演 " 热搜话题助推之下,《长空之王》成为五一档票房预售冠军。五一档票房冠军《人生路不熟》,也在微博进行了十亿答谢直播。连麦导演易小星,演员乔杉、范丞丞。# 易小星优先考虑与范丞丞二搭 # 与 # 范丞丞让万一帆好好对媳妇儿 # 登上热搜。
不只做热的,要做对的
从这两年微博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微博已经不仅仅是在电影生产、上映的那一刻,去与电影共振。它的影响力早已经深入到幕后,和电影前期的人才培养上。
晚会的最后一档节目,通常承担着厚重的意义,是整个晚会主题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而微博电影之夜最后一档节目,则是重磅影人推荐榜样人物,颁发 " 银幕榜样人物 " 荣誉。这一环节,现身的不是观众们日常所习惯的演员们,而是电影的 " 幕后英雄 " 们。
在这一环节,导演陈凯歌、陈可辛、曹郁、冯小刚、郭帆、李少红、乌尔善、张艺谋,分别推荐了 " 银幕榜样人物 " 美术指导陆苇、编剧张冀、灯光师孙志功、剪辑师张琪、视效指导徐建、声音指导德格才让、马术总监苏荣以及摄影师赵小丁。
面对着他们,导演们也说了许多肺腑之言。
陈凯歌谈起陆苇:" 这个人较真……我以前都是在骂他……今天是表扬他的日子。" 乌尔善坦言,他知道马术总监这个职位 " 对很多观众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对封神三部曲这样的电影来说不可或缺。" 冯小刚说导演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剪辑方案," 但张琪总能给到我新的想法,他也是一位非常重度的电影发烧友,给我推荐了很多好电影。"
不习惯于站在台前的幕后从业者们,都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 感谢能让我们幕后工作者站在舞台的中央,享受这个荣誉。别的没什么可说的,我们继续努力。" 声音指导、录音师德格才让说。在说起感言时,马术总监苏荣还在想着自己的马:" 感谢封神剧组照顾好我们的马。"
" 演员已经习惯在聚光灯下了,是时候轮到我们的幕后英雄们了!" 主持人尼格买提说道。他们的亮相,同样让从业者们振奋。" 今夜最闪亮的一刻,电影幕后大神们现身台前!" 在当晚电影之夜结束后,姚晨发布微博。
作为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微博在帮助已经成名的从业者加强影响力时,也在作为电影行业的一份子,让聚光灯照向行业里本不受注意的角落。这些幕后专业人员,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当他们站上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多人知晓,一部影片所凝结的心血能进一步被观众理解,电影产业也得以更健康地持续发展。
同时,微博还在努力把目前看来也许尚显微弱的星火推向台前。
2022 年,微博发起了 " 青年导演星火计划 ",与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合作,在微博同步开启了主题展映活动,映出《喜欢你》《后会无期》《路边野餐》等多部影片,通过跨平台联动进一步调动了影迷的热情。
今年,冯小刚、徐峥、李少红、郭帆、乌尔善、大鹏、易小星等一众导演都参与 " 电影人星火计划 ",畅聊电影市场那些事,共同推荐今年的优秀电影和优秀影人。不少新人导演、演员都因此获得了曝光,比如出演了《漫长的季节》的演员王啸宇、蒋奇明,《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孔大山等。
从微博电影之夜,也能看出微博对青年演员的鼓励——为青年演员颁发荣誉、提供展示和交流舞台等。当晚,微博接连颁发 " 年度新锐演员 "" 年度潜力演员 "" 年度进取演员 " 三个鼓励新人的荣誉,蒋龙、史策、王皓还作为新人演员的代表,做了《不透明演员》的主题讲话,向台下的前辈们袒露心迹。
微博在逐渐把自身的流量,倾斜向电影行业中这些缺乏关注、缺少机会的从业者,带着感兴趣的观众熟悉更多 " 隐秘的角落 " 和更多宝藏的电影人。
比如谈起戛纳,更多观众熟悉的可能是红毯上的争奇斗艳,但微博策划了 " 中国电影重回戛纳 ",请来演员黄璐、《河边的错误》制片人、《小白船》导演参与,复盘戛纳之行,帮助观众更细微地感受到电影节盛会的庄重与非凡的意义。
邀请电影人来做主题直播连麦,是微博这几年发力的模式。
2022 年,微博持续强化大 V 直播模式,围绕饱含电影在内的泛文娱主题、跨圈邀请嘉宾对谈,平均每天有至少 4 位电影大 V 在开播热聊。在平台的发力下,一批用户也逐渐养成了收看习惯。2022 年,微博电影大 V 直播场次及观看人次增长了 90% 以上。
电影大 V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也是电影行业从业者。微博关注着这一人群的力量,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策划活动,就是在引导和激励各类垂直大 V 围绕电影热门话题进行积极产出,形成全方位热议和种草,推动影片相关话题热度持续发酵。
微博一直是行业的参与者和助推者,早已从流量口、放大器,成长为能够为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多方位赋能的深度参与者。它不只做 " 热 " 的事情,还在做 " 对 " 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看起来没有 " 流量 ",但今天点燃的星火,或许就能在未来的某天迎来燎原。
" 电影之夜 ",微博已经举办了七年。这七年里,微博与电影行业的关系,是逐渐加深,愈发密切的。
早在 2015 年票房过亿的 75 部电影,63 部与微博有合作,与微博和新浪娱乐合作的电影票房收入占整体票房的 82%。
2018 年时,微博已经成为第一电影兴趣用户社区,兴趣用户规模达 2.75 亿,而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升到了 4 亿。
到了 2022 年,微博在电影之夜上宣布携手头部影业公司达成战略联盟 " 微影力联盟 ",与行业内一线电影公司的联盟合作,将从整个电影宣发的生态位上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提升电影的影响力,共建电影营销新生态。
这一年,微博加大了电影上游出品力度,2022 年至 2023 年春节档,微博联合出品了超 30 部电影,如《奇迹 · 笨小孩》、《独行月球》、《满江红》等,成为互联网平台深度参与电影行业的代表。
微博能在每一年带来一个星光熠熠的夜晚,是因为在这七年时间里,微博在持续不断地深耕行业关系。在产业端创造价值,在观众端,也始终在鼓励和挖掘更丰富的表达。
行业能与微博达成紧密联系的最大前提始终是:影迷们活跃在微博,在这里,主创们能与观众达成最为密切的沟通。而影迷的活跃为电影带来的 " 二创 ",是对电影价值的放大和延伸。
观察微博用户围绕 " 电影 " 话题的互动热潮,与影院市场的重要时间节点往往是高度同频的。从 "2022 年微博电影兴趣用户互动量趋势 " 来看,用户的互动峰值出现在暑期档,这也与 2022 年暑期档是年内唯一票房同比增长的档期表现相吻合。
电影人是如此看重观众,在 2023 年电影之夜上,几乎每个上台领取荣誉的电影人都会提到一个关键词:" 观众 "。
易烊千玺上台领取 " 年度优秀演员 " 时说," 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对演员是莫大的荣誉 ",陈凯歌上台领取 " 杰出贡献导演 " 时说," 没有辜负观众的期望。" 从业者们似乎都默认,与多数 " 自上而下 " 的嘉奖不同,站在微博电影之夜舞台上领取的荣誉,是 " 自下而上 " 的呼声,代表着最广泛观众的认可。
这也是因为,微博确实是各个领域的影迷们汇聚的地方。你很难再找到一个地方,在一部电影上映后,能同时获得来自:普通观众、一线从业者、军事、国风、历史、文化、心理学、法律、二次元等多个领域用户的即时互动还有后续的深入产出。在这里,几乎可以 " 一站式 " 消费电影。
从行业角度看,微博是产业重要的一份子,活跃在从生产到宣发的各个环节。而对观众来说,这里又是最能直接与电影人、与影迷群体交流互动的天地。微博作为第一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全场景电影内容生态。无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这里放大自身价值。
" 这是我们电影人和观众的大聚会。" 在 2023 年微博电影之夜的最后,主持人总结道。而在微博,这样的聚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你的微博总会亮起,在某一个你与电影连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