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唐宫夜宴》“美”上热搜,再现大唐之美

频道:现代言情小说 日期: 来源

《唐宫夜宴》从服饰妆容到舞台设计都超级还原了唐代女性的典型形象。

据2021河南省春节晚会总导演陈雷介绍,除了可供考究的文物,舞蹈演员们为了重现唐俑丰腴的身姿,不仅穿了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还含着棉花。

细节精致到,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型的妆容,都模仿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 “斜红”。

唐至五代时期是以胖为美,河北博物院藏有一件彩绘散乐图浮雕,刻画了一支由12位宫廷美女组成的乐队,绝对属于微胖界美女的代表。这些女子面容圆润,体态丰膄、腰肢轻斜,衣带飘飘,神情妩媚,神态动人。

彩绘散乐图浮雕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右边第一人着男装,可能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

《唐宫夜宴》并不只是讲夜宴,而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在舞台设计上,《唐宫夜宴》运用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被网友形容为“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完美诠释了画里走出来的人,看上去毫无违和感,仿佛身临其境。呈现出了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节目中一共出现了贾湖古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还有《千里江山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传世名画。

贾湖骨笛截取鹤类尺骨制成,内部中空,上有七个镂空圆孔,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骨笛经测试可吹奏接近七声的音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音乐方面的早期实践并成功制作了乐器。

妇好鸮尊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作器者把丰富的想象力与合理的夸张相结合,巧妙地以动物为题材,塑造成实用礼器,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艺术的概括处理。

商周时代,壶是青铜酒器的一种,也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种类之一,古人以此器祭神祀祖,飨宴宾客。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壶身为椭方形,颈部两侧装饰了两条回首观望的龙形怪兽构成双耳,腹部四周四条翼龙仿佛正在缓缓向上爬行,底部两只张口吐舌、侧首回望的卷尾兽,似乎正在倾其全力承托器身。最精彩的还是上层盖顶怒放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画面上4人身着贺领或翻领衫袍,并肩而立,二人执灯,一人执伞,一人执扇。虽然4人在站立方向上一致。但几个人之间相互照应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却显出了微妙变化,代表了隋代人物画的较高成就。

此壁画绘在墓室四壁与门洞内外,有《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徐侍郎出行仪仗图》《徐侍郎夫人出游图》,以及侍卫、门吏诸像。有人物,也有山水。所画人物都用铁线描,平涂颜色。着色以重彩为主,个别处兼施淡彩。这里所选的是《出行图》中四个侍卫像,姿态不同,表情各异,用笔精炼劲力,可见其独特风采。

这是一幅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侍马图,木框紫绫边牧马屏风上绘有鞍马和侍马人。西域之马与中原之马的确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画家的笔下表现得更强健挺拔。

作品描绘人马行走于崇山峻岭间。画上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御题诗:青绿关山迥,崎岖道路长。客人各结束,行李自周详。总为名和利,那辞劳与忙。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惠”。《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二李画派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关键词: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