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他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实干担当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对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来到这里,嘱托干部群众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内蒙古乌梁素海海区管理大队大队长 刘文斌:总书记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特别关心,我从小在这长大,见证了乌梁素海从污染到治理,到今天的风景如画,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世世代代保护好这片湖泊,使它美丽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近100亿元对乌梁素海实施综合治理。目前,乌梁素海水域面积保持在293平方公里,水质由之前的劣Ⅴ类提升至整体Ⅴ类局部Ⅳ类,曾经绝迹的疣鼻天鹅今年增加到了500多只。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 包巍:总书记强调,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我们也将坚持流域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擦亮乌梁素海这颗“明珠”。
在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仔细察看小麦、辣椒长势,与农技人员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俊:总书记仔细询问了小麦亩产多少,辣椒的市场如何,收购价是多少,对我们农业、农民的事非常关心。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探索新品种,为推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作出我们的新贡献。
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总书记实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这个林场自1978年开始“三北”工程建设以来,已累计造林3.9万亩。总书记强调,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职工 吕林泽:总书记肯定了我们林场几代人奋斗的成果,让我们备受鼓舞,干劲十足,我们要再接再厉,守护好这片绿色的屏障,坚持把防沙治沙工作继续下去,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主任 张广明:总书记详细地了解了河套灌区的历史情况,现在的灌溉情况、排水情况,我们要继承前人这些宝贵的经验,把河套灌区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的灌区,为巴彦淖尔市的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
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陈永泉:内蒙古作为祖国的北大门,防沙治沙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书写内蒙古壮丽的绿色答卷。
宁夏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 徐忠:“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宁夏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双缩减,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习近平总书记说,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接下来,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河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 王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三北”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的政治引领和根本遵循。下一步,我们将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等“三北”重点地区,集中力量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屏障、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从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到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再到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