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诗心只合为花开|广州诗人上巳节雅集拉开“湾区诗会”序幕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杨孚的《异物志》看作岭南诗歌创作之始,有“诗始杨孚”之说。“榕树栖栖,长与少殊。高出林表,广荫原丘。孰知初生,葛蔂之俦。”一首杨孚的《榕》,气韵沉雄,令观者发怀古之幽思。早在南宋时期,广州就遍种素馨花,花香满城,曾经一度成为广州的“市花”,令诗人们流连忘返,倾心抒写。“江城郭外晚风晴,处处桑麻间素馨。”这首清代岑徵的《素馨花》描绘了素馨花的优雅之姿。此外还有谢灵运的《罗浮山赋》,屈大均的《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等,众多吟咏岭南的作品,通过诗配乐等多种形式演绎,令观众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品味中华诗词经典之美。

活动中还朗诵了当代诗人以广州为题材的代表作品。著名作家刘斯奋的《广州赋》,以广州人务实、兼容、开放、进取的精神为经,以二千年的沧桑变迁为纬,对历史名城广州的人文风貌做了集中展现,浓墨重彩地抒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进步。作家与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周丽珊合作,以九声六调、承载着上古汉语遗风的纯正粤语朗诵诗歌,让观众体会到粤语的音韵之美。诗人雍平的《萝岗探雪》展现出萝岗香雪的动人意境,让人们陶醉于广州繁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澳门诗人姚风的《中国地图》,深情款款、血浓于水,展现了当今湾区诗人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此外还有杨克的《岭南》、黄礼孩的《游西关》等,这些诗词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广州、赞美广州。节目最后,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梁玉嵘演唱了岭南名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曲终奏雅,余韵悠长。

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彰显了广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诗词水平。广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城。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能让诗人思绪涌动,创作出名篇佳作。广州诗词胜迹丰富、历史文化街区众多。从古到今,活跃在广州的诗词作者众多,诗词、诗歌创作队伍的规模庞大,人才济济。广州地区的诗词、诗歌社团也十分活跃,诗词活动十分丰富。众多诗词名家坚守在广州这片诗词热土上,传承诗词艺术,不断推动新诗创作,培养诗坛新秀。通过古今中外的优秀诗词作品,观众朋友们与诗人一起共享广州由来已久的诗意岁月,感受春天的诗意盎然。

我所居住的剑桥是一座与诗歌联系很紧密的城市,中国诗人徐志摩就是在这里访问之后,写下来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今天我很高兴接受我的朋友、中国诗人杨克的邀请,来谈谈诗歌对于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广州的重要性。

2019年,我和夫人第一次去广州访问。我们想象这里应该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工业发达的城市,但我们很荣幸的能够住在广州的老城区(荔湾区),这里在中国清代的数百年间曾经是一个国际交往的窗口,无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包括瓷器和刺绣等,通过各国在此建立的商贸行而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我们特别参观了十三行博物馆,以了解广州的那段历史。这一地区仍旧留存着很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在世界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诗歌是中国和英国都非常重视的宝藏。在我幼年时就读的小学里,诗歌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校长还特别编辑了一本诗集供同学们学习。在我的人生里,诗歌对于我的很多思想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诗歌对于广州这样一座历史悠久,并且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是非常有价值的,会进一步增进广州的精神气质。深圳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图书月”,如果广州成为“诗词之都”,那会让它多了一张特别的城市名片。那些国际合作性的、非政治的、有深远意义的诗歌项目,对于一座诗歌之城极为重要,而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大力支持。

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门户城市,以丘逢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杰出先驱发起了“诗界革命”,引领时代潮流。而早在明清交替,番禺的屈大均的诗词就是岭南的代表。作为近现代社会变革的策源地,广州汇集了大批文学革命者,也使得广州成为中国红色文学的发轫之地,可以说广东诗歌界的创新精神、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特别是今天,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广州更是为中国诗歌提供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民间写作”“中间代”“70后”等已作为诗学现象或命题来研究。1986年,“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在深圳举办,这次大展让一大批青年诗人崭露头角,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更是开创了中国大规模诗歌展示与集结的先河。1998年,由我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正式启动,此后每年出版,精选每年发表在国内媒体上的诗歌佳作,推出了众多不同流派的实力诗人,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史的重要文献和记录。而疫情前两年市宣牵头湾区文化中心承办了多次广州国际文学周“花城诗歌之夜”,分别为日本主宾国和韩国主宾国,也邀请了其他国家诗人和国内不少一线作家诗人参加,很有影响,广州还拍摄了诗词大家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获得金鸡奖最佳纪录片。

广州是一个诗意栖居的生活化、市民化、人性化的城市,它所取得的诸项成就有目共睹。而广州的诗歌教育在国内也处于领跑地位, 持续举办的“诗歌进校园”“人文岭南少年行”等活动,让诗歌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学生诗歌节由省教育厅、省宣和省作协授牌的“诗歌示范学校”,广州市就有80至100所左右。广州儿童少年诗歌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令人惊喜,令人惊叹。

今天出席上巳节荔湾诗人雅集,令我一下子想起了王義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千古文章,生动描画了晋代诗人墨客上巳节雅集兰亭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得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喜庆场景。乘彩船畅游了荔枝湾河两岸的如画风光,倾听了各路诗人声情并茂吟诵的诗词佳作,整个雅集过程气氛令人如沐春风!这样说吧,今天的上巳节荔湾诗人雅集得传两千年前兰亭雅集的余韵,为当下广州创建诗词之都打下良好基础,迈出可喜一步。

关键词:异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