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苏有朋执导,王凯、张鲁一、林心如主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算起,六年间至少有20部东野圭吾的小说IP被内地影视开发者购买了版权, 但成品迄今只有《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回廊亭》《十日游戏》等寥寥几部,正在改编过程中的有《悖论13》《彷徨之刃》《绑架游戏》三部。相比一股脑购入东野圭吾小说的热情,如今IP影视化的转码减速了不少。与此同时,除了网剧《十日游戏》上了7分,其余国产后的东野圭吾改编作品,大多口碑不佳、反响平平。
电影《回廊亭》由来牧宽执导。故事从律师周扬(任素汐 饰)进入回廊亭宣读城中富豪高晋的遗嘱开始,围绕一本神秘日记、一封匿名信和那场发生在一年前回廊亭9号房间的火灾展开。家族中各怀心思的人和意外的闯入者之间有何关联,管家林珍惠(刘敏涛 饰)在火灾和谋杀案中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一群人在密室般的环境里上演了为爱复仇的欲望纷争。
此话不假,作为一名畅销小说作家,东野圭吾极为高产,但并非部部精品。《长长的回廊》写于1991年,作家的创作正处于早年从本格推理向社会派的转型期,于模仿和借鉴之中夹杂了摸索与尝试。对比后来的代表作《放学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长长的回廊》无论在人性思辨、社会深度和悬疑结构上都力有不逮。而作为东野圭吾作品里第一部以女性主角第一人称撰写的长篇,本书也暴露出他对女性认知的局限。
日本作家的原著里,大哥的遗产有四位主要继承人:二弟、三弟、四妹、五弟,不仅人数多,且其中还有权重因子的不同。二弟已先于大哥身故,所以由其妻女出面;四妹和五弟则和三位哥哥同父异母,法定继承数额要少一半。需要精心算计的权利遇上叵测的人心,平添戏剧的张力。
但改编后的《回廊亭》,实则对大哥遗产有继承权的,只有老二高山和老三高志两位。另三个角色,分别是老二的妻子季冬梅、儿子高健,以及准儿媳程萱。过少的利害关系形不成群像角力,不仅让一年前火灾的幕后之手和一年后杀害程萱的真凶早早暴露在观众面前,更让一群演员在视觉层面的剑拔弩张显得很是做作。
原作《长长的回廊》品质不算上乘,但不妨碍它的特殊性——它是东野圭吾唯一一部以女性视角写成的作品,它最大的特点便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的情感,复仇、倚赖、畸恋等等,随着女性在这宗家族遗产案里的地位发生急转,其内心世界的惊涛骇浪才是这个IP获得中国影视公司青睐的原因之一,连拍影视两个不同版本。
电影《回廊亭》的故事里,林珍惠的扭曲欲望何以在年复一年中走向极端?周扬对杜宇的爱念掺杂了多少自卑的性格底色?高山、季冬梅夫妇与儿子的失衡亲情关系又是否隐藏了更多不可告人的罪恶?倘若这一个个问号能经改编后生成那些贪婪、偏执又痛苦挣扎的个体,生成一段段人与人之间既亲密又互相伤害的挂衣关系,那么扑朔的“人与人之谜”是能够掩盖悬疑的薄弱的。
遗憾的是,《回廊亭》既没在原小说基础上强化悬疑,也没在本土化时最该展开的人物刻画上多桌笔墨,一个既不逻辑自洽也不引人唏嘘的故弄玄虚式作品,当然无法服众。更不消说,影片还在改编中丢失了最具视觉魅力、也最能弥补原著悬疑感不足的“空间叙事”。在日本作家的原著里,回廊亭这一结构特殊的家宅高度参与了叙事,建筑本身正是悬念揭晓的关键要素。但本该借用视听语言将空间做足文章的电影,却恰恰抛开建筑,丧失了影像叙事的重要道具。
1998年,东野圭吾出版长篇小说《秘密》。该作品入围了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120届直木奖。同年,同名电影在日本上映。直到2017年,《嫌疑人X的献身》才正式拉开东野圭吾IP席卷中国内地市场的大幕。而1998年到2017年之间,东野圭吾已有超50部作品在日韩两国被大面积改编,包括《白夜行》《恶意》《彷徨之刃》等。正是看到了日韩同行深挖东野圭吾IP所取得的不错市场效益,自2014年起开始高歌猛进的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这位畅销作家。
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既是东野圭吾作品在中国被影视化的重要年份,也是与内地影视创作转型正面遭遇的关键时期。那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大关,电影市场的突飞猛进让各大片厂参与到一场又一场IP囤积战中。但也是那一年,“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开始滑坡,大IP与高票房、大IP与好口碑之间日趋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