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月烬明》长尾效应仍在,最新开播的古装剧《护心》再次掀起追剧热潮。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古装剧更是各大平台的“必夺之地”。《微雨燕双飞》《为有暗香来》《安乐传》《宁安如梦》《玉骨遥》《长相思》等新作都出现在各大平台的待播片单,古装剧赛道开始集体发力。
随着剧集市场整体进入比拼好内容的正循环,叠加影视大环境改善和政策松绑的影响,古装剧创作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过去从流水线量产的伪精致品已经被市场和观众抛弃。经历多次打破和重组,爬出至暗时刻的古装剧,正在加速走向涅槃重生。
可以看出,相比前几年影视寒冬中古装剧数量与热度双双萎缩,去年各平台的头部爆款中,古装剧的存在感明显回升。暑期《苍兰诀》成为全民爆款之后,年末上线的《卿卿日常》更是凭借轻快的调性、精良的制作与不走寻常路的剧情,刷新了爱奇艺热度值最快破万速度。
此外,《梦华录》《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等剧均以精良制作和清新不俗的东方式美学意蕴脱颖而出,成为兼具口碑与热度的年度热剧。去年,持续输入好内容成为剧集市场最重要的标签,在各大平台越来越稳定的爆款产出下,古装剧这一重要题材自然不能缺席,去年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顺应且验证着行业精品化的创作倾向。
今年前两个季度,《长月烬明》以“高开疯走”之势席卷全网,多项数据领跑市场,延续了古装剧的热度。随着七月临近,各大平台更是攒足劲儿在暑期档安排了大量古装剧。都说没有古装剧的暑假“不完整”,在很长一段时间,古装剧一直是暑期档排播的优先选择。作为备受“学生党”喜爱的剧种之一,每年夏天古装剧基本上都能为市场带来惊喜。然而,前几年的限古令、影视寒冬和其他因素影响,让古装剧逐渐淡出暑期档。如今,古装剧数量和质量齐升,令很多人夏天的追剧快乐又回来了。
相比爱奇艺和优酷,腾讯视频一直在押注女性向作品,大IP+大投资的S级古装剧向来比竞争对手多。待播剧集中,肖战和任敏主演的《玉骨遥》最受关注,热度断层第一。这部剧的原著比起《长月烬明》粉丝基础更庞大,无论是原著粉还是肖战粉都对这部剧翘首以盼。从杀青到现在,网上屡次传出《玉骨遥》即将定档的消息,不久前,“《玉骨遥》或将5月播出”消息发布4小时后,又一次占据微博热搜榜top20,只要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这部剧总能轻松成为热搜话题。此外,《与凤行》《长相思》《乐游原》《庆余年2》等剧也有不少的关注度。
古装剧向来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剧集类型之一,也往往容易出爆款,从三大平台目前的待播片单看,2023年古装剧储备充足,市场依然竞争激烈,无论题材角度,演员阵容还是内容都有不少亮点。在抢占市场的同时,也透露了平台在古装剧赛道寻求突围的渴望与决心。
从故事元素看,这些旧古装剧囊括了历史、权谋、大女主、爱情、宫斗(宅斗)等元素,不少作品什么样的元素都具备,但无论哪一种元素都没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古装剧抽离了真实的依傍,又疏于世界观的精细架构,在千篇一律的情节套路下,观众除了刻意的“撒糖”或“虐心”,看不到更多有意思的内涵。
在市场变化、政策收紧、观众审美疲劳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这种“大而空”的古装剧前几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得不变的阶段。这两年,决定古装剧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经不是资源和阵容,而是越来越依赖内容创新带来的新鲜感。
去年底火速出圈的《卿卿日常》就是“小而美”古装剧创新的典范。首先剧中的人物设定合理自洽,每个角色的性格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剧情和内核则贴近当下年轻人情感观、社交观和职场处境,虽然是古偶的外壳,但却藏了现代的内核。今年春季上线的古装探案剧《君子盟》也颇受欢迎,故事大迷案串联小迷案,悬念跌宕起伏,剧情节奏紧凑,整体观感比较新鲜。
今年点燃观众的爆款《长月烬明》同样得益于在人物和内核上精耕细作,对角色的刻画基本做到了“主角丰满,配角出彩”。几乎每个人物单独拆开,都有清晰完整的成长线。故事和情感则突破了一般仙侠古偶偏重于言情的视野局限,由此带来的宿命感的极致拉扯也为该作品带来了更绵长的后劲。
经过这两年的尝试,实力演员+轻IP的模式以低成本、高质量、特色化的风格成为目前古装剧市场的主流。不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大制作扛鼎依然可以成功破圈,被观众所认可。主打年轻化、小而美特色,人物有弧光的那些古装剧,更契合Z世代观众的观剧习惯和当下剧集市场的创作逻辑。
近年来,中国视听节目纷纷出海,在为各国观众带去了丰富视听体验的同时,也为国际内容市场注入了活力。然而,三年疫情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让国剧出海又开始面临许多新情况与新挑战。
在疫情之前,古装剧作为国剧出海的重要突破口,一直是影视文化输出的主力军,《甄嬛传》《琅琊榜》《三生三世枕上书》《延禧攻略》《陈情令》《庆余年》等古装剧曾带动新一轮出海热。2011年《甄嬛传》在国内开播后很快就被上传到YouTube,吸引了无数海外观众留言求更。持续风靡的热度也让《甄嬛传》在首播三年后成为第一部登陆奈飞付费频道的中国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