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长月烬明》紧急声明,编剧:希望罗云熙的“反派魅力”是有格调的

频道:爱情电视剧 日期: 来源

有所避必有所趋,在一切改编工作之前,编剧心里必须划定明确的目标:剧作会是什么样的色调,什么样的质感,是冷是暖,是轻是重,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这些是独属于这部剧的感受。基于原著故事的特质,编剧选择了这样一种目标:浓烈艳丽的色调,激烈壮丽的感受,富有原始生命力的角色以及无法抵抗的命运感。

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古老神话元素和古典东方美学的意象,向神话借烈度,向古典借厚度,并希望通过文字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后续拍摄制作环节的各位老师们。一部剧的制作像在跑接力,编剧工作是跑得比较早的一棒,所以更需要明确的方向、明晰的传达。

再比如,剧本中直接引用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神话故事,这也是在敦煌壁画中出现过的画面,这个故事的激烈程度震撼人心,甚至让人有些毛骨悚然,它是男女主情感线的隐喻。比如墨河河底巨大的定水石,它显然是脱胎自定海神针的形象。再比如支撑天地的天柱,其实就是神话中不周山、建木这些意象的综合体。虽然没有直接复制它们的名字,但观众自然会联想到,这是约定俗成的传统神话的力量。

另外,剧中还有一些来自传统文化的设定。《长月烬明》虽然是仙侠,但在很长的阶段里,角色其实都是以人的形式存在的,大家活在人世间,就一定会有一些风俗习惯。过年的时候,大家会烧姒婴、惊灭的小人儿去晦气,就像打小人一样。萧凛为国而死后,民间把他的形象做成小泥人来供奉。历史中悲壮的英雄人物被民间自发供养、崇拜,用这种方式铭记他们,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这种传统文化的软性植入,会让剧作更加自然和真实。

而当般若浮生副本结束的时候,天柱之战并没有被遗忘。在万年后的主线故事里,仙门弟子们依然对这段历史烂熟于心,它的精神价值被延续了下去。其后的故事都被这抹悲壮恢弘的余晖所笼罩。

对角色的复杂多变来说,仙侠剧是有天然优势的,虽然用着同一张脸,但他/她会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前史,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遭遇,必然会做不同的选择、说不同的话,要做出区分,其实只要把人当做人来写就行了。反而需要留神的是,这些身份形态需要连贯统一成一个人,而不是破碎的拼凑缝合。

澹台烬作为一个比较另类的魔神,尽管是全剧的武力值巅峰,第一集出场就是灭霸,但从女主为了逆转未来,回到了五百年前开始,澹台烬也就随着剧情回归新手村了。他在故事中经历了不同的状态,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身世。所以他有人有神,有魔有仙,这些形象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变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出场满级,然后就锁定满级的魔神霸总。

创作澹台烬的时候,剧本有很多注意和控制的地方。因为“反派魅力”在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一种风格上的油腻和言行上的低劣。我们希望澹台烬的“反派魅力”是有格调的。所以我们完善了他的身世线,让他所有的愤怒痛苦,包括背负的宿命都有了由来。在他跟黎苏苏的关系当中,剧本做了许多填充、勾连的工作,黎苏苏如何唤醒他心中的爱和人性,如何让他感受到不一样的生命状态,都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

从一开头,澹台烬是以一个非人的、夸张的魔神形象出现的,所以在第一阶段,创作人物的重心立刻转向了他的人性,他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所经历的痛苦、内心的感受,他的脆弱,他的挣扎。他非人的部分和人性的部分,他的强大和脆弱,是相互作用、相互衬托的。我们希望观众既能被澹台烬身上非人的那部分所惊艳,也能够与他身上的人性的这部分共情。

答:是的,我们看惯了女性角色更多的是处于一个被拯救、被审视的地位。但黎苏苏不是这样的角色,她既勇敢、坦荡、正义,同时饱含慈悲之心。黎苏苏从开场就带着明确的任务和强烈的主动性,一定要达成目的,同时她又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她需要兼顾个体的善良和大局上的大义,所以一直会存在一个公与私上的拉扯。这种挣扎与私情是无关的,只与正直善良的本性有关,她是一个襟怀坦荡、充满侠义精神的人,所以面对澹台烬,她必然会陷入矛盾撕扯,这种拉扯也让黎苏苏这个角色的戏剧性更强。即便如此,她依然在绝望中抓住了那一丝希望,倾尽一切把事情做成,真正做到了“正道曙光”,有始有终。

关键词:长月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