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电影正式在全国上映,这也是今年春节后首部在国内公映的好莱坞电影。
而最新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在票房上真的成了“惨案”。
而老版1978年版,也是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版本,评分有8.5分,一直被奉为经典。
从观众反馈来看,新版最大的问题在于,让熟悉小说或者老版电影故事的观众觉得人设和剧情都过于“魔改”。
同时,他们和第一次看这个故事的观众都会觉得,影片节奏太慢,打着悬疑推理的噱头和旗号,但推理部分实在是过于薄弱。
在人设魔改上,许多原著粉很不满意的是对于大侦探波洛的设计。
新版影片为波洛加了许多“前史”,比如开篇十几分钟黑白色调的战争戏让人以为“走错片场”,还为他加了感情戏,穿插着暗恋暧昧的戏份,最后也是以他的感情戏收尾的。
其实可以理解,编剧和导演这么做也许是为了让波洛显得不那么“工具人”,让人物更生动鲜活一些,可惜许多观众可能不怎么买账。
有影迷觉得,“波洛变得苦大仇深、感情用事、咄咄逼人,而不再是原著那个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从容自若、正义机敏、充满亲和力的老头了。”
电影中的琳内特人设,被网友疯狂吐槽“傻白甜”和“恋爱脑”,毫无高智商雷厉风行、坐拥千万家产的大小姐范儿,也导致让其他人的杀人动机显得不足。
还有新增的画家、歌手和歌手经纪人的角色,相关剧情设置也并没有起到增加推理难度的作用,新加入的种族歧视、LGBT等元素也让人感觉有些生硬。
另一方面,悬疑电影的灵魂——推理部分,实在是差得让人大跌眼镜,仓促潦草,影片节奏又过于缓慢,让人看着只想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