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西游记》被改成这样,六小龄童看了会疯掉吧!

频道:动画电影 日期: 来源

融合中西两大 IP,《美生中国人》是第一部进入国家图书奖决赛的图画小说,《西游记》则国民级名著。

《西游 ABC》,讲了一个披了西游奇幻皮的美高亚裔成长故事。

青年美、中年型的阿祖,没想到也有丑到观众的一天,他贡献了演艺生涯最丑形象——《西游 ABC》里的孙悟空。

吴彦祖版孙悟空的丑,与人物设定无关,他的设定依然是美猴王、依然是齐天大圣。

角色不需要的丑,是服化道灾难。

丑的不止美猴王,还有天宫一众神仙,他们那层皮,就像地摊上常见的粗糙恐龙玩具,廉价、破败、凹凸不平。

玉皇大帝像乞丐,王母娘娘像老鸨,东海龙王则是进化失败的妖怪模样。

天界 MET GALA 蟠桃大会,满满的城乡结合部既视感,地主联谊会从此有了画面。

感觉美国人是把中国神仙当妖怪来理解了

主人公王进,亚裔二代,美国高中生,占据了大量时长,呈现出了全方位的难看。

辱华?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存在的。这还讨论不到文化脱不脱敏的问题。

生产出如此缺乏美感的东西,还以商业艺术品的名义示人,丢的是自己的脸。

本剧导演之一德斯汀 · 克里顿,也是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的导演,如果他有参与选角的话,选人眼光真的迷,跟其他创作者一样迷。

长久以来,但凡在西方影视出现的华裔,没有几个是正常容貌,离谱程度已经无法用 " 中西方审美不同 " 来掩盖。

不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好的中国面孔,怎么一到国外生活,二代就变丑了,莫不是水土不服导致的物种变异?

故事主线很简单,小孙抢了老孙的金箍棒来到人间,让同学王进带领自己找到第四卷卷轴。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找卷轴、为什么一定要找王进、为什么会有第四卷、第四卷卷轴的形成与功能是什么,第一季 8 集播完,没有聊清楚,讲了等于没讲。

" 在这儿干嘛呢?" " 找第四卷。" " 我取回的经书只有三卷,没有第四卷。" " 那就是你错了。" " 你怎么知道?"

当观众和老孙一样期待,看看小孙能说出什么惊天大秘密、什么铁证如山时,他傲娇地回答了 4 个字。

" 我梦到的。"

看到这里,我满脑子都是那首网络名曲《你打死他》!

观音也好奇小孙怎么就来到了这里,当起了一名美国高中生。

根据小孙的转述,梦里有只白鹤告诉他,会有人引领他,找到第四卷卷轴。

引领人为什么是王进?——这个问题很关键,统领全局,毕竟小孙缠了王进整整 8 集,搞清楚这个 " 为什么 " 非常重要。

好随意、好任性、好省钱的人物动机。

堪称比 " 天降神兵 " 还要离谱的编剧套路,更离谱的是,这个梦,8 集了,甚至没有闪回过一次。

王进懵了,观众也跟着懵了。

王进无法相信小孙的引路人说辞,小孙就展示饭堂的白鹤图案,并声称这就是一种预兆,以说服王进。

像极了中毒太深的传销人员,病重不自知,执着且积极,热情又热心,还要拉人进组织。

由于戏剧任务单一机械,说辞重复、动机牵强,到了观众这里,就变成了 10 万个莫名其妙。

创作者自嗨于自己的 " 高级黑 " 时,实则呈现出了 " 低级黑 " 既视感。

与改不改编、魔不魔改无关,《西游 ABC》只是综合了人设、剧情、价值观的难看。

从分数看,中西评价大相径庭。但从评价人数上看,由于样本太少,也不足以下结论,"《西游 ABC》,美国口碑极佳 "。

也就不能把本剧的口碑理解成,因为中西文化导致的巨大差异,以掩盖整部剧质量偏下的基本盘。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已然演变成信手拈来的口水话,以万金油的简单粗暴方式去解释,文艺作品在理解上的差异化。

美其名曰,人家导演读了《西游记》,呈现出别样的中国神仙有什么问题?

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他叔叔,就是谬误、笑话,之于本剧的乞丐玉帝、老鸨王母……

关键词: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