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让“毛孩子”不再流浪!哈尔滨53岁阿姨卖掉房子救助万余只动物

频道:剧情电影 日期: 来源

刘丽救助的第一只小动物是路边瘫痪的狗。当时,这条狗的周围站满了人,狗往人身上靠,但是并没有人救它。刘丽看到后,把它抱起来送到宠物医院。治疗台上,狗狗的眼泪滚落下来。从那以后,刘丽便决定要救助流浪小动物,2006年也成为刘丽救助流浪小动物的起点。

救助过来的大多数狗狗都是有病的,需要去宠物医院治疗,看病成了一笔很大的费用。当救助到170多只的时候,刘丽没有能力再救助下去,就把房子卖了。卖掉唯一的房子时,家人也不同意,但是欠的钱太多了,还面临狗狗吃不上饭的问题,只能这样做。房子卖了以后,刘丽和儿子搬到姐姐家住,姐姐家的房子是刚装修的,不让养狗,于是刘丽偷偷养,被发现后,她只能搬走。之后,刘丽租了一个房子,当房东发现她养狗后,她再一次被赶走了。最难的时候,刘丽领着狗一个月搬了四次家,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有时候狗吃不上饭,人也吃不上饭。后来在一个村子安定下来,刘丽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动物救助上。

刘丽把小动物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常常以妈妈自称。在她的身后,总有一群小狗跟着,有时,她还会将体弱的毛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安抚着它。在刘丽的床上,总能看到几只小狗,晚上,她会搂着小狗们睡觉。因为担心体弱的小狗会被其他的狗欺负,就让狗狗和她一起睡。如果有大狗欺负某只小狗或小猫,刘丽会立刻将它们分开,不舍得毛孩子受委屈。

一次,有人打来求助电话后,就直接把装有小猫的笼子扔在了救助站附近的垃圾堆。刘丽走过去查看情况,笼子里是两只生了猫瘟的小猫,她一路上都在抱怨“小猫一生病,就把它们扔了,太狠心了!”救助过来的动物即使有疾病或重伤,最后死了,刘丽也会找个地方埋葬它。她一直认为小动物是通人性的,所以一定要让流浪小动物有一个家,并且从不后悔救助它们,这也是她能一直坚持救助的原因。

救助站经常收到热心人士的求助信息。有一次,一位大爷打来电话,有只小狗被扔在东湖路小学附近,已经被拴在空地七天了。当义工到达时,小狗不停地叫,还没来得及把火腿肠的包装撕开,就被小狗一口夺去。这只狗饿了好几天,连续吃了五根肠。当义工准备把它带走时,它仍然叫个不停,最后不得不用火腿肠将它引进笼子里。义工姜阿姨介绍,许多被抛弃的小动物都没有安全感,攻击性强,到救助站后,每天给它喂吃的,慢慢地就适应了。

救助站有20多位义工,姜阿姨负责的工作是给狗打针。走进院内,她不需要思考,就能立刻找到需要打针的狗。她说,哪只狗有病一眼就看出来了,每天都有狗需要打针。遇到会咬人的狗,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把狗的脖子套住按在墙上,另一个人打针。“大部分狗都很乖,你拿着针过去,它就躺下了。”除了打针,义工们的工作还包括给小动物们喂食、清理垃圾。

一对夫妻原本打算去买一只猫,了解到附近有个救助站,于是导航过来,打算领养一只小猫。刘丽告诉他们,目前救助站没有合适的猫,刚救回来的小猫还生着病。虽然刘丽一直希望给小动物们找一个家,但她必须先保证被领养的小动物是健康的,这样才不会被再次抛弃。救助站内有许多柯基犬,这些都是繁殖犬,没有价值了就会被卖去屠宰场。刘丽把它们救下后,希望能给这些“毛孩子”找一个家。

今年四月,一位从香港过来的热心人士为救助站带来衣服和食物。据了解,这位女士在网络上关注刘丽小动物救助站超过两年的时间。由于疫情,作为哈尔滨人的她一直没能回来看看。临行前,她在邻居群里说需要一些物资,于是邻居们捐了一些狗狗穿的衣服。她还把专门包的包子带到救助站,打算一起喂小动物们。袋子刚放下,有两只狗就围了上来,开始扒拉塑料袋。其中一只狗非常听话,不怕生人,将前脚抬起和她“套近乎”。

在没来救助站之前,她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把食物直接扔地上而不是全部倒在盆里。亲眼看到眼前的一切,才知道原因。“不扔不行,因为狗一下全围过来,食物在盆里可能只有一两只狗能吃到,其他的狗吃不到。而如果用手喂,又有被大狗咬伤的风险。这里的狗和家里养的狗不一样,它们习惯了这种方式,肠胃也不容易出问题。”目睹了毛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她表示很震撼,没看过这种情景,并感慨刘丽和义工们太不容易了!

关键词:忠犬八公